【ITBEAR】8月13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近期经过修订,进一步规范了会计行为,加强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并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该法律自1985年首次发布以来,已经历了数次重要的修正和完善。
新修订的会计法强调了会计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要求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法律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有责任,并规定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责。
据ITBEAR了解,新法还着重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统一性,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并公布。此外,法律还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工作,并要求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在会计核算方面,新修订的法律要求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并明确了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增减等。法律还规定了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会计监督方面,新法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将其纳入内部控制制度。法律还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并规定了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行为的检举、处理和处罚措施。
关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了单位组织会计工作的方式,包括设置会计机构、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岗位、委托代理记账等,并明确了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法律还规定了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的交接手续要求。
在法律责任方面,新法详细列举了违反会计法规定的行为及其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行政处分、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并强调了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对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的处罚。
最后,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了相关用语的含义,并规定了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另行规定。该法律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会计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