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红利股归来!这次能抓住机遇吗?

时间:2024-08-28 19:48:13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ITBEAR】8月28日消息,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势:一边是指数持续下滑,交易活跃度降低的弱势格局;另一边,资金却大量涌入ETF,特别是五大国有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种显著的分化现象,反映出市场风格的切换,资金再次流向红利板块,并且这次资金规模更为庞大。

从具体数据来看,A股和港股市场的红利指数自5月底开始回调,经历两个月的调整后,累计回调幅度超过10%。然而,从8月初开始,资金有重新回流的迹象,尤其是港股市场的红利指数已从低点反弹了近5%。五大国有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是这一轮结构性行情的重要体现。年内,这些银行的股价最低涨幅也达到了37%,最高的甚至接近50%,显著跑赢多数大型公司。

据ITBEAR了解,五大行股价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首先是安全性。今年的资金主要追求高息和确定性资产,普遍集中在金融、煤炭、电力、有色、公用事业等领域。在大涨之前,银行的股息率普遍在5-6%之间,虽然没有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高,但也足以超过不断下行的长期国债利率,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大型国有银行的业绩增长长期稳定且波动率极低,在当前资金避险需求大幅提升的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

其次,大量资金的补仓助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以沪深300指数为例,银行股的权重原本可以达到13.2%,但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对银行的仓位占比仅有2.46%,二季度主动型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中银行股也只占比2.7%,低配幅度高达10.5%。然而,银行股的业绩表现连续两季度超市场预期,同时在避险需求下,资金开始大幅重新流入银行股进行补仓,包括国家队和险资等。

在这种大规模且一致性很高的增量资金推动下,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稳健的红利股受到追捧,导致即使体量庞大的银行股估值也被不断推高。此外,今年很多红利股前期涨幅过大,在5月高点之后开始大幅调整,多数红利股已经从高位回调超过15%,如今重新形成了不小的估值吸引力。

展望未来,拥抱红利股将继续是国家队和机构资金的最重要选择方向。除银行外,煤炭、有色、公用事业等板块也会是重点目标。同时,有大量资金也会盯上港股红利板块,因其股息率更高、估值更低。港股市场在7月美股、日股暴跌时表现出了明显的抗跌性,自低点以来,港股恒指累计反弹超过5%,显著跑赢同期A股,走出独立行情的迹象越发明显。

这一趋势背后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一方面,国内资金不断南下拥抱科技成长和高息领域的龙头,南下资金累计流入已达到4590亿港元,且绝大多数交易日都是净流入状态。同时,QDII基金发行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有相当比例的资金配置的是港股红利股资产。另一方面,国际资金的流入契机也是重要因素,随着日元预期加息和美元即将降息的开启,部分资金选择从美日股市退出,选择其他低估值的市场进行避险,其中包括长期被低估的港股。

此外,港股市场的中期业绩披露显示,互联网大厂、周期、医疗等行业的二季度业绩表现多数继续亮眼,同时这些公司都表态将继续维持高分红,甚至宣布大规模回购计划,成为刺激资金继续布局港股的强烈催化剂。还有阿里正式宣布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预计将吸引内地和国际资金的增量配置,进一步促使港股得到更多积极关注。

在这种多种利好因素共同刺激下,未来数月港股迎来独立行情的概率较大。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上车成为关键问题。跟随大资金走向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国内的大资金拥抱稳健的红利资产和真正能穿越牛熊的核心资产,在港股也一样。这些红利资产普遍拥有很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业务模式安全可靠,具有长期增长确定性,且股息率相对较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