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别拿黑话烂梗当时尚 | 天府新视界

时间:2024-10-22 10:02:06来源:封面新闻编辑:瑞雪

“鸡你太美”“你个老六”满嘴三俗网梗;“黑子”“海王”“雌竞”张嘴就来……不知何时起,不谙世事的中小学生开始满嘴跑梗,甚至和他们聊天,一个词不小心就遭内涵大笑。

这不是简单的代沟,而是网络用语泛娱乐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在“有梗”已成为年轻人间的“幽默认证”、“玩梗”更是“社交硬通货”的时代,为何要对黑话烂梗动真格?其实,从玩梗到烂梗,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如何形容你看到的景色很美?

李白会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叶圣陶会说:“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文字可以撬动人们对美的想象力,那份绮丽与唯美,瞬间让读者感同身受。

但如今,正如网友们自嘲,词典里,到处是“新词”,到处是梗。

一些中性的“梗”或许还无伤大雅,最可怕的,是越低俗、越莫名其妙,越有流量的黑话烂梗。

有的,把人身攻击当个性。某艺人因一句歌词被调侃“鸡你太美”已经很多年,如今的中小学生,还是不分场合张口就来;而“菜就多练”“你这个老六”,乃至“黑子”“喷子”“渣男”“舔狗”“哈皮”,这些极具攻击意味的词,却不分轻重成了一顶顶形容身边人的“帽子”。“伞兵”,原本是光荣的兵种,竟也成了骂人之词。

有的,把低俗色情当幽默。谁能想到,某串数字背后,是某同性成人影片?而谁又能想到,一句古诗词,也有色情的意蕴?更不用说已经被改变词义的“喝茶”“XX媛”等烂梗了。这种网梗,万物皆可低俗色情。

有的,把悲剧痛苦当消遣。2020年,互联网上突然流行“家暴妆”,甚至有少女跟风文案是“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而当年杭州杀妻案曝光后,很多人跟风调侃“化粪池警告”。今年还有一些说法,好好的大活人非得把自己说成死人。他人痛苦的事情,却被轻描淡写拿来蹭流量。

有的,把加密暗号当日常。dddd、nsdd、awsl、xswl、kdl、nbcs……一些新闻话题评论中,冷不丁一个缩写梗,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有一些词汇,不同圈层已完全是相反意思——当成年人还在用“奥利给”表达给力的意思时,小学生们早就把它归为排泄物了。类似的还有“翔”字乃至相关谐音成语,烂梗可谓毁字不倦。

当孩子们单纯懵懂地、不分场合地咀嚼这些粗鄙或苍白的词汇,我们真的还能笑得出来吗? 反对黑话烂梗不是反对一切玩梗,而是反对这类暗藏在青少年中的粗俗和无聊语言。

图据“视觉中国”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梗。

“曾经有一份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长这么大没有见过这么嚣张的人”,“80后”“90后”成长在大众传播时代,影视剧输出的台词梗深入人心,对上一句“暗号”,我们就是同好中人。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分众传播时代到来,“梗”可以被无数普通网友二创,走向充满不确定性;烂梗过剩、溢出,已经影响到了日常交流用语。

而青少年既是“网络原住民”,容易接触网络新鲜事物,又缺少判断能力,很容易盲目跟风,带来几大后果:

社交压力倒逼多泡软件。如今的青少年,不玩蛋仔派对没朋友,不“吃鸡”没朋友,不看直播短视频不懂“黑话”,也容易被社交孤立。虽然对他们而言,学梗记梗并不困难,但更新换代过快的梗,犹如语言零食,填满了脑壳,挤占了优秀文化“主食”的空间。

圈层隔离强化刻板印象。道不同不相为谋,可这道却简单粗暴到对暗号。虎扑有虎扑的典故,小红书有小红书的“学问”,每家粉丝都有每家粉丝的黑话,这些黑话,不少是对其他圈层的评价。久而久之,女生看男生,“这个男孩不能嫁”,男生看女生,这个女生“很拜金”,女生互看,则动辄“雌竞”“绿茶”的帽子乱扣。同时,无论什么圈层都终究要回归社会,习惯用黑话,给交流徒增困难,切断了与主流社会沟通的桥梁。

跟风“创意”实则拾人牙慧。好好说话没个性,只有把梗挂在嘴边,才能表达态度。然而,网友造梗不断,通“梗”膨胀,不出两月,那些响当当的什么“蓝瘦香菇”“宝宝不哭”“Duang”“Giao”就被抛弃,回头看,甚至自己都觉得苍白尴尬。“烂梗”犹如一阵风,背下知识点的,表达态度就不需自己组织语言;讨论问题,一顶“帽子”挂嘴边,仿佛就拥有了武器。

粗鄙成习扭曲少年三观。模因理论认为,语言越是有记忆点、简单粗暴、有传播点,越是容易被病毒式传播。而粗鄙、夸张的调侃、“二创”,梗越烂,越“模因”,越有魔力。当年,一帮青少年被黑帮影视影响染上烟瘾,如今纵容青少年泡在粗鄙黑话烂梗里,难免让他们误把粗鄙当酷炫,误把内涵当渊博,误把无知当可爱,价值观的扣子扣歪了,漫漫人生,迷雾茫茫。

图据“视觉中国”

尼尔·波兹曼说: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只有我们不对黑话烂梗麻木,才能避免被“温水煮青蛙”。

如今,专项行动已然打响,对于那些无底线炒作恶俗烂梗的“流量乞丐”,各大网络平台确实该好好管管。“刚满十八岁”的扭捏作态,“霸总娇妻沙发躺”的擦边炫腿……这些在有稳定价值观者看来稀奇古怪的烂梗,却可能被青少年追捧模仿。最不解的是,他们还偏偏是“流量密码”,屡获推荐。显然,平台算法,仍需改进。

当然,也有人担心,严管固然重要,却也怕过犹不及。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不一棒子打死网言网语,而是祛除胡言乱语,辅以引导,标本兼治。

去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的一场班会在网络上火了。班会上语文教师朱文洁举例说明“做有生命、会思考的蝴蝶,不做随风而飞的气球”,以此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用语。孩子们从一开始兴奋喊出“Come on the way ABC”“完了,芭比Q了”等黑话,到最后坚定承诺要学会思考,整个过程,老师娓娓道来,学生乐于接受。

就像这个老师所说的,孩子们口挂烂梗,更多是出于懵懂无知,像一个气球,随风飘摇。 用思想抵御盲从,用光明抵御黑暗,用充满美感的语言、优质的新闻和影视作品抵御烂梗,方可正本清源。

“你要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语言;你要小心你的语言,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动;你要小心你的行动,因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而你的习惯则会成为你的命运。” 撒切尔夫人的名言,警示语言的重要性。别让烂俗成了语文新风尚,老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责无旁贷。

网络黑话烂梗为何“火爆”?

我们该如何应对?

评论区聊一聊~

↓↓↓

撰文/刘志杰

更多热门内容
人民时评:微专业缘何受热捧
辽宁沈阳在城市更新中,依托废弃锅炉房、老旧历史建筑等建设“城市书房”,更好满足阅读需求;浙江美术馆利用数字技术,推出沉浸式线上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多地博物馆在游客高峰期延长开放时间,增加讲解场次,…

2024-10-22

湖南衡阳一工地发生小学生坠井死亡事件
记者从湖南衡阳市官方获悉,10月21日,衡阳市蒸湘区一工地发生一起小学生坠井死亡事件,目前事件正在调查与后续处理中。…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