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探索中,“我们都是星尘”这一理念,不仅是天文学专业学生的心灵灯塔,也触动着无数年轻人内心深处对生命起源的终极追问。恒星,尤其是那些庞大而辉煌的天体,它们的诞生与演化,一直是国际天文学界竞相攀登的科学高峰。
解开恒星起源之谜,寻找类似太阳、能为人类提供适宜生存环境的恒星,科幻作品中的“太空移民”愿景或许将不再遥不可及。为此,一群青年天文学家正走在恒星形成研究的最前沿,他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由研究员刘铁带领,尽管团队规模不足二十人,却已在国际顶尖天文学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50篇学术论文,最近更是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吕行,团队中的青年研究员,向记者展示了他最新观测到的恒星形成初期的景象——一个正在孕育中的“四体”恒星系统,比著名的“三体”问题还要复杂,未来这四颗“恒星宝宝”或将组成一个稳定的恒星系统,为天文学界带来新的研究视角。
上海天文台博士后顾琦烙,作为刘铁团队的一员,他们的研究聚焦于“恒星如何形成”。顾琦烙表示,研究恒星形成,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探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他们的工作,就像电视剧《三体》中描绘的那样,关注着恒星间的复杂互动,而最近,团队首次探测到了一个由四颗正在形成的恒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预示着未来可能演化成全新的“四体”恒星系统。
借助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ALMA望远镜,刘铁团队对猎户座普朗克银河冷团块进行了深入观测,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发现了“星前云核”形成前的“恒星胚胎”,即孕育中的“恒星宝宝”。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恒星胚胎”的分裂现象,还为恒星早期演化及双星和多星系统形成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证据。
刘铁在天马射电望远镜园区接受采访时提到,观测恒星需要夜以继日的积累和一定的运气。申请使用望远镜需要先提交观测计划,经过评估打分后,高分者才能获得优先观测时间。然而,即便好不容易申请到观测点,也可能因天气不佳而一无所获。
面对这样的挑战,团队成员张遂楠表示,学天文的人通常都拥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啥也看不到”的情况总能泰然处之。他们深知自己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无需过分纠结,而是继续申请、继续观测。
上海天文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研究。吕行作为银河系中心“恒星宝宝”的发现人之一,对上海天文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里让他们能够踏实工作,将精力集中在研究上。
提到天文学家,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夜观星象、与星辰为伴的浪漫形象。然而,实际上,他们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坐在电脑前,敲代码、分析数据、画图。刘铁表示,天文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需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计算机、机械工程等技能,甚至对人文社科也有所涉猎。
上海天文台的青年天文学家们不仅致力于科学研究,还积极参与天文科普工作,推动我国亚毫米波段望远镜的自主建设。他们与学校和社区合作,通过科普讲座、慕课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天文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天文学。
吕行展示了他网购的3D打印星系手办,表达了他对天文学的热爱。刘铁则强调,现在是青年天文学人的黄金发展期,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天文学专业,国家也在大力布局建设高水平望远镜,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