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空间站成果斐然!神舟十九号在轨两月,氧气来源揭秘

时间:2024-12-30 22:15:00来源:90说科技编辑:快讯团队

中国空间站在其建设完成的近两年时间里,科研活动取得了显著进展。近日,官方发布了首份《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年),全面回顾了过去两年的科研与应用成果。这份报告不仅是对中国空间站科研活动的系统性总结,也预示着未来将以年度为单位,持续发布类似的进展报告。

自中国空间站开始在轨建造以来,已有8艘神舟载人飞船和7艘天舟货运飞船成功对接,21名航天员先后进驻并开展了丰富的科学实验与任务。期间,航天员们多次出舱作业,包括舱外维修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等复杂任务,展现了极高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据报告,中国空间站已规划了四大研究领域,涵盖32个研究主题,涉及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截至2024年12月1日,空间站已实施了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科学物资近2吨,下行实验样品近100种,获取科学数据超过300TB。在多个项目中,中国空间站实现了国内外首次的科学突破。

这些科学突破包括建立国际首个高通量在轨微生物防控试验平台、首次实现空间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前体细胞、以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等。基于这些成果,研究人员已发表了超过500篇高水平的SCI论文,并获得了150多项专利,部分成果已实现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的发展。

神舟十九号作为第八艘载人飞船,于2024年10月30日发射升空,仅用6.5小时便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和王浩泽(其中王浩泽为我国第三位女航天员及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已在轨飞行两个月,状态良好,各项科学实验和试验均按计划进行。

在轨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完成了多项任务,包括开展科学实验、进行出舱活动等。特别是在2024年12月17日的出舱活动中,蔡旭哲和宋令东在舱外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并进行了设备巡检,出舱时间长达9小时,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同时也打破了由美国宇航员保持了20多年的世界最长太空行走纪录。

面对如此长时间的出舱活动,舱外航天服的技术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航天员在舱外直接面对恶劣的宇宙环境,舱外航天服作为保护屏障,需要承受宇宙辐射、空间小颗粒、极高温差和真空状态等极端条件。此次出舱活动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舱外航天服技术的先进性,也体现了航天员出色的任务执行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