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郎酒庄园举行的“2024《财经》跨年演讲:新风向·大家说”活动中,阿里巴巴钉钉副总裁邱达就企业智能化落地的非共识议题,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此次活动由《财经》杂志、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主办,吸引了众多商界领袖和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邱达以钉钉服务的一家市值数千亿的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为例,揭示了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这家企业反馈,尽管基于大模型的rag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项目从demo到上线的周期长,模型迭代迅速,导致规划难以跟上变化。一线员工在应用AI时的能力差异、安全问题,以及企业对系统与AI结合的期待,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邱达提出了三大核心非共识。首先,他强调在内容生成领域,企业应追求最新最全且成本最低的模型能力,同时确保模型能够理解企业数据和能耗,以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其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的商业和财务模式将从人力成本定价转向智力成本定价,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智能体为企业创造价值。
邱达进一步指出,智能技术不仅局限于屏幕、软件和系统,它正在迅速渗透到现实物理世界。企业应将AI应用到物理空间,如利用机器人和AI结合,在封闭场景和危险场所展开作业,提高效率和安全性。这一观点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分享钉钉在AI落地方面的进展时,邱达透露,钉钉已全线接入阿里巴巴的大模型通义千问,并发布了air pass平台和钉钉智能体。钉钉还接入了中国主流的其他6家大模型公司,将大模型的选择权交给客户。目前,已有超过170万家企业和组织通过钉钉应用大模型,超过50万个企业智能体开始与碳基生命协同工作,为企业带来价值。
邱达还列举了几个钉钉客户的真实案例,如艾维电子和东方希望。艾维电子通过钉钉将芯片知识结构化,并加入向量计算,提高了问答准确率,使其拥有了超级助理。东方希望则利用钉钉的AI助理,解决了员工戴手套操作和语言障碍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案例展示了钉钉在帮助企业将人工智能落地实际场景、提升业务价值方面的显著成果。
最后,邱达表示,to B的AI创新可能会优先发生于协同办公平台。这是因为协同办公平台天然具备组织信息和数据沉淀,同时支持客户训练调优和部署自己的模型。他认为,钉钉作为协同办公平台的代表,将为AI创新和应用提供最佳土壤,服务更多企业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