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博时基金:万亿公募牌桌的昔日王者,如今为何黯然失色?

时间:2025-01-03 23:09:0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博时基金的一则公告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公告宣布,博时基金将对其旗下的193只基金进行会计师事务所的改聘。这一举动再次将这家管理规模突破万亿的公募基金公司置于聚光灯下。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的“万亿俱乐部”不断扩容。2024年前三季度,成员数量由原先的6家增加至8家,富国基金和嘉实基金的崛起给博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老五家”之一,博时基金曾一度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甚至在2004年坐上了行业头把交椅。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博时的行业地位已大不如前。截至2024年9月末,博时的在管产品总规模达到10678.21亿元,但环比增幅却出现了下滑,成为“万亿俱乐部”中唯一规模下滑的头部公募。

博时基金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一度跌落至行业第二梯队,但在招商证券入主后,通过发力债券基金业务,博时逐步稳固了行业债券基金的头部地位,将产品管理规模维持在了万亿量级。然而,近年来招商证券旗下的招商基金在债基业务上迅速崛起,几乎能与博时分庭抗礼。与此同时,博时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成为了其发展的短板。

业绩方面,博时的表现也略显疲态。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2.15亿元,同比减少5.61%;实现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微增0.86%。在主动权益市场上,博时的表现尤为乏力。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博时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规模仅为686.9亿元,在所有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7位,与行业领头羊易方达基金的2600.8亿元规模形成了鲜明对比。

博时基金在主动权益业务上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作为国内首家提出并践行价值投资理念的公募基金公司,博时曾在主动权益方面为行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创始人肖风的离任以及多位核心骨干的出走,博时的主动权益业务迅速陷入了低谷。尽管此后博时进行了多次改革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

在人才方面,博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博时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无人入围百亿规模行列,这种落差在行业内并不常见。与此同时,博时的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也颇为严重,严重影响了业绩的提升。以陈鹏扬为例,在博时的“造星”战略下,其管理的基金产品数量迅速增加,但由于“一拖多”的影响,其管理的产品业绩普遍不佳。

为了应对困境,博时基金将目光投向了固收业务。在张光华和江向阳的带领下,博时广泛拓展银行渠道,对外输出债券管理能力,俘获了一大批机构客户。据Wind数据,2015年、2016年博时新发行的债券基金数量分别占到了新发基金的一大半。在债券基金领域,博时不乏能人,如过钧、陈凯杨等,他们的业绩表现均十分亮眼。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博时的债券型基金管理规模超过4000亿元,排在行业第二位。

除了债券基金外,博时还在货币基金领域发力。目前,在余额宝的可选择货币基金产品中,已上架了博时的两只产品。在接入余额宝平台后,这两只基金的规模均迎来了一波高增长。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高增长填补了博时权益类衰落的缺口,让博时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心。

然而,在博时基金的发展历程中,也曾经历过不少波折。作为“老五家”之一,博时在创立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创始人肖风的印记。然而,随着肖风的出走以及“五虎将”的各奔东西,博时的人才储备和业务架构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尽管此后博时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但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主动权益业务的困境。

博时基金在合规方面也曾出现过不少问题。早在2000年,《财经》杂志就曾发表过《基金黑幕——关于基金行为的研究报告解析》一文,直指包括博时在内的十大基金公司在大宗股票交易中存在大量违规、违法操作的事实。此事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了博时被通报批评并要求责令整改。此后,博时虽然一度相当注意业务合规问题,但仍不时会在行业内搞出一些“动静”。

尽管如此,博时基金仍有着不小的潜力。作为行业领军者之一,博时曾在多个领域进行过创新尝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博时能否在困境中突围、重拾昔日辉煌,仍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