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2025,Agent赛道:谁将领航智能体新时代?

时间:2025-01-09 11:07:5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2024年的科技舞台上,Agent的崛起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它不仅标志着技术的飞速进步,也预示着大模型神话的初步褪色。大模型的光环正逐渐暗淡,从被追捧的神坛走向更实际的应用场景。

去年,业界对于大模型的热情高涨,众多企业和个人热衷于训练自己的大模型。然而,当这些庞大的模型被训练出来后,如何有效地应用它们成为了一个难题。大模型更像是一种底层能力,类似于水电煤这样的基础设施,而非直接可用的产品。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AI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而不仅仅是打开ChatGPT或Kimi这样的工具进行简单的问答。

在这样的背景下,Agent的出现如同桥梁,连接了大模型和实际应用场景,特别是AI工作流的兴起,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落地路径。Agent不仅解决了B端交付中的一些长期存在的难题,还成为了模型公司推销解决方案时的重要选择。

Agent让云端的大模型变得更加接地气,“大模型+Agent”的组合成为了To B领域的新风尚。LinkAI的联合创始人兼COO苏晨星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他回忆说,大约在2023年6月,当他们刚进入市场时,国内做Agent工具的企业屈指可数,而到了下半年,这一领域开始变得拥挤,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趋势。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一到三年内,智能体相关的新成立企业超过了200家。整个Agent市场呈现出一种“混沌初开”的状态,参与者身份多样,包括大厂、AI创业公司以及个人开发者等。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行业的跨度极大,客单价从数千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当前,Agent市场仍处于一个中间态,被一些观察者视为伪概念。然而,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Agent市场的发展却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在To B端,需求是推动Agent快速落地的主要动力。这些需求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主线。

自上而下的需求通常来自政企客户,他们基于智能化转型的任务驱动,倾向于先采购再寻找应用场景。由于预算充足,这些项目往往能达到数百万级,从而推高了Agent市场的上限。而自下而上的需求则主要来自中小企业中的先行者,他们基于技术和实操经验,清楚Agent的落地效果,并据此决定是否采购以及采购哪些AI产品。这部分人群的预算虽然不高,但由于数量庞大,撑起了Agent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在供给方面,根据承接需求的能力,市场参与者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金字塔顶端是百度、阿里、腾讯等大厂,他们拥有完善的云和模型基础设施,能够承接最大的项目。往下是科大讯飞、智谱等厂商,他们的基建相对完善,但在承接部分超大政企客户时稍显不足。第三层是澜码、实在智能、Dify、LinkAI等新兴或转型的Agent公司,他们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最后一层是个人开发者,他们使用工具满足一些简单需求。

与AI四小龙的CV时代相比,大模型让To B业务的日子变得稍微好过一些,项目平均客单价从几十万提升到了几百万。业务人员认为,Agent解决了CV时代B端交付难的痛点。以前需要无数个小模型叠加来服务一个业务场景,现在则是“大模型+小模型”的组合,Agent在其中起到了连接作用,以低代码项目的形式快速搭建应用供客户使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谓的“大单”也变得越来越少。有业内人士透露,早期智谱的一个To B项目轻松就能报价千万以上,内容主要是模型加微调,但现在这样的报价已经难以维持。这些看似是软件应用的“大单”,实则是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云服务、模型、硬件、工具层、行业知识以及售后服务。在客户“不差钱”的情况下,谁的基建越完善,服务体系越成熟,谁就越有竞争力,最后的胜者往往锁定在大厂之间。

在大厂之下,虽然具备模型能力的厂商寥寥无几,但他们都在以Agent为抓手开拓云和大模型市场。Agent成为了开胃前菜,而云和大模型才是主菜。除了争夺市场的一二百家企业外,中国剩下的几百万中小企业在Agent应用上的需求还未被完全满足。苏晨星认为,未来大量的需求仍然能够支撑目前处于第三梯队的Agent应用和服务企业。

LinkAI是这波Agent创业潮中的一家小而美公司。他们从将大模型接入微信生态对话的开源项目起家,产品一路进化到包括多模态大模型聚合服务、RAG知识库与Chat BI数据库、插件工具、Chat Bot与工作流搭建等在内的零代码智能体搭建SaaS产品。LinkAI通过标准化产品交付快速形成商业化收入,同时也为对接大厂和连接B端客户留下了空间。

据LinkAI披露,自2024年初开始商业化以来,他们的纯SaaS订阅收入部分已经超过了200万ARR,其中70%的收入来自开源项目的自然转化以及PLG的口碑传播。To B项目制的确认收入也已超过百万元,订单则更多。近期,LinkAI开启了与百度的合作,通过上架百度云应用市场以及合作To B项目,为其提供Agent工具层和跨渠道的能力。

尽管大厂拥有专门的智能体搭建平台,但他们仍然愿意与创业公司合作。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与跨部门协调相比,直接引入第三方合作更高效、更节省时间。Agent在大单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但创业公司几万块钱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创业公司跨生态的灵活性也是大厂看重的优势之一。

在Agent创业公司心中,自然地与大厂划分出了业务和利润的界限。然而,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字节火山引擎。在最近的发布会上,火山引擎重点介绍了HiAgent,一款面向企业开发大模型应用和Agent的产品。HiAgent与市面上的创业公司产品大致相同,可以视为直接竞品。火山引擎对Agent应用搭建的定义与创业公司相似,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现在市场上对Agent的定义大同小异,但谈及差异性时,很多人都提到了行业属性。例如,在电商客服场景中,客户会首先获得一个通用型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依据模板一键复制相关行业工作流。业务层面也有相关培训,指导客户写提示词、搭建工作流、导入相关行业数据、搭建知识库等。

就目前而言,智能体仍是一个中间态的产品形态。大模型让Agent的能力边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但从定义出发,现在的Agent还没有自我反思和自我规划能力,仅仅是按照编排好的流程去执行任务。虽然大家普遍认为未来1-2年,“大模型+Agent”会成为主流范式,但现阶段其本质仍是低代码产品。

整个行业正在从“AI Agent”向“Agentic AI”时代转变,强调从执行单个场景任务的效果上升为自主规划、决策和执行任务的综合性能力。对于SaaS市场来说,AI可能是一半一半的存在。诸如数据分析、客服等场景非常适合大模型,这部分市场可能会被AI替代。但剩下一部分专业型的传统SaaS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模型虽然看不着摸不着,但Agent提供了快速试错的机会。适合业务的,可以快速引进转型;不适合的,则坚持原来的模式。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