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神舟13返回舱亮点揭秘:垂直降落保障安全,90后团队展航天新力量

时间:2025-01-12 16:01:31来源:朱云山编辑:快讯团队

神舟13号返回舱的顺利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在历经六个月的太空之旅后,神舟13号的三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卓越进步,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神舟13号返回舱实现了历史性的首次竖直落地。回顾过去的神舟系列任务,从杨利伟乘坐的神舟5号到神舟12号,它们的返回舱在着陆时均呈现倾斜状态。相比之下,神舟13号的竖直落地方式极大地减少了潜在的风险。专家指出,这种理想的落地状态有助于确保航天员的安全。例如,杨利伟在神舟5号着陆时,由于返回舱倾斜,他不慎与麦克风发生碰撞,导致嘴角受伤。而神舟13号的竖直落地则有效避免了此类情况的发生。

在杨利伟的出舱照片中,细心的人会发现他嘴角有一处伤痕。这是因为在神舟5号着陆时,返回舱的倾斜导致他与麦克风发生碰撞,嘴角因此受伤流血。而我们常见的杨利伟出舱照片,实际上是他擦掉血迹后重新拍摄的。神舟13号的竖直落地无疑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除了竖直落地这一亮点外,神舟13号的降落伞也备受瞩目。这个看似普通的降落伞实则蕴含着高科技。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降落伞需要承受高达400摄氏度的高温。一般的材料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会迅速燃烧,但神舟13号的降落伞却采用了特殊的材质,使其能够经受住高温的考验。这种材质的研发和制造难度极高,全球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降落伞并非由机器制造,而是由熟练的纺织工人一针一线手工缝制而成。在当前的工业领域,即使是最先进的精密设备也很难达到手工缝制的精度。因此,像太空射电望远镜的镜片、载人飞船返回舱的降落伞等关键部件,都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神舟系列飞船的降落伞主伞表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需要数百名工人花费数月的时间精心缝制。为了确保任务的成功,制造团队还会准备多个备用降落伞。

神舟13号任务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团队。据外媒报道,在神舟13号的飞行任务中,许多年轻的90后调度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平均年龄仅为30岁,其中总调度高健更是只有28岁。这种年轻化的团队结构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生机和后继有人,也体现了中国在航天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