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告进军低空经济领域,通过成立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迈出实质性步伐。这家注册资本高达1亿元的新公司,标志着“国家队”在低空物流领域的正式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于2024年底正式成立,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与支持。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在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中被寄予厚望,预计到2035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大关。
低空物流被视为低空经济中的潜力股。根据《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的数据,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200至1500亿元,并在2035年增长至4500至6050亿元。这一趋势预示着,低空物流即将迈入千亿级市场的新阶段。
中国邮政凭借“国家队”的背景,自带光环入局低空物流。在揭牌仪式上,中国邮政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中信海直天津滨海通用机场和天域航通库尔勒机场,提前布局低空物流配送网络以及无人机起降场地和地面保障。
事实上,中国邮政早在2016年便已在多地启动无人机试点,构建了“1+3+N”无人机低空运输网络体系,服务偏远地区。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顺丰和京东在低空物流领域的布局同样引人注目。顺丰早在2016年就成功试飞了丰翼无人机,至今已完成超过100万架次的飞行,空运货物超520万件,飞行里程近530万公里。京东则自主研发了多款物流无人机,其中JDY-800最大起飞重量840公斤,续航超过1000公里,已在多省实现常态化运营。
中通和韵达也在积极布局低空物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动作频频。中通在浙江桐庐开展无人机配送试点,并多次购买无人机,韵达则于2024年9月在杭州开启了首条无人机快递配送航线。圆通、申通和极兔等快递公司也在探索这一领域。
无人机配送相较于传统人力配送具有显著优势,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提高配送效率,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交通拥堵的城市中更具优势。然而,低空物流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众接受度等问题。
尽管如此,国家政策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省市也在积极推出政策措施,推动低空物流的发展。例如,福州市和合肥市分别出台了相关行动方案和政策,对无人机物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补贴。
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政策的进一步明确、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公众接受度的提高,低空物流市场有望迎来稳步增长。邮政、顺丰、京东等企业的积极布局,将为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