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销量与业绩的双重重压之下,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汽)终于迈出了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关键步伐,这一决定被业界视为广汽“自我革新”的重要一役。
广汽近日正式对外宣布,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78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GH项目的议案》,决定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5亿元。根据公告内容,新公司将与华为进行深度交融,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在多个维度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并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
其实,这并不是广汽与华为的首度携手。早在2017年,双方就已在车联网、智能驾驶及新能源领域展开了战略合作。而最近一次较为深入的合作发生在2021年,然而,由于双方在“主导权”问题上的分歧,原本计划的“纯电大型SUV”项目最终未能如愿落地。
广汽显然深谙“事不过三”的道理,此次合作,双方已开始“联合办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沦为“追赶者”的广汽能否借助华为的强大实力实现逆袭,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回顾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历程,可谓几经波折。2025年1月14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透露,广汽与华为车BU的合作已步入新阶段,双方团队正联手合作,致力于推出一系列智能新车型。而首个合作项目将锁定在30万元级别的豪华智能新能源车市场。
业内人士王凯(化名)指出,此次合作对华为而言,是一种“全新模式”,也是其内部的重点项目。与以往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三种模式相比,这一新模式在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平衡上实现了全新突破。
早在2017年,广汽就与华为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达成了合作。然而,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政策、技术、市场竞争格局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更是给传统车企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华为以不同形式助力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1年,广汽与华为的合作进一步升级,广汽内部全票通过了与华为共同开发AH8车型的合作决策。然而,两年后,消费者等来的却是广汽和华为合作的“变故”。2023年3月,广汽宣布,与华为达成的AH8项目将从“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华为的角色也由“合作伙伴”转变为“供应商”。
对于这一变化,广汽内部表示,自主开发更具灵活性,速度上也有优势,更多考虑盈利方面的先进性,某些个性化需求可以暂时放弃。然而,外界普遍认为,这一变化与华为在HI模式下的强势态度以及未能给车企销量带来明显提升有关。
如今,广汽态度的转变,一方面与华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广汽近年来销量和业绩的下滑也是其重新寻求与华为合作的重要因素。2024年全年,广汽累计销量为200.31万辆,同比下降20.04%,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下降了17.26%。具体到各个品牌,除广汽传祺实现微增长外,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埃安均出现大幅下跌。
销量下滑的同时,营收也大幅下滑。广汽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4.1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7.34%,扣非后更是亏损18.7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46.49%。
广汽销量和业绩的下滑并非始于2024年。回顾与华为合作的八年,广汽汽车销量经历了“跌宕起伏”。2017年,广汽年销量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21.27%。然而,此后几年,广汽的年销量再也没有出现过同比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甚至在2019年和2020年出现了同比下滑。直到2022年,广汽才实现了年销量243.38万辆,同比增幅达13.5%。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价格战淘汰了不少品牌,广汽销量也大幅下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选择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成为华为智选车业务合作最早、积累最深、产品型号最丰富的合作伙伴。2024年,赛力斯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股价也累计涨幅达1872%。赛力斯的市场表现和技术创新能力无疑给广汽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销量和业绩的双重压力,广汽再次选择了与华为合作。在汽车智能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广汽已稍显落后,与华为的携手或许就是那把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决定对广汽是利好的。自1月14日广汽方面披露与华为的合作进展后,广汽A股当日交易活跃,收盘涨幅达5.25%,市值升至912.1亿元。
投资者的信心并非没有道理。作为传统整车厂,广汽在汽车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车辆品质、舒适性等方面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如今,有了华为智能驾驶等技术的加持,广汽在智能化配置上肯定会实现质的飞跃。然而,在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市场变幻莫测,广汽想要借助华为重回升势,达成既定目标,还需在合作上更为深入。
广汽在公告中提到,新公司将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全新汽车品牌。这一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销量,更有助于重塑广汽的品牌形象,提升自主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