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GDP数据公布后的首个下午,上海迅速揭晓了其年度经济成绩单:全年GDP达到53926.71亿元,实现了5.0%的同比增长。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上海成功跃升为全国首个“五万亿城市”,还带来了另一则重大消息: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最新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上海的GDP被修订为51404.47亿元,意味着上海在2023年便已成为中国首个五万亿城市。
从3万亿元到4万亿元,再到如今的5万亿元,上海每两到四年便实现一次万亿元的跨越,这一增速在全国26个万亿城市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全球范围内,上海的体量也稳居世界前五、亚洲第二。从昔日的小渔村到今日的繁华都市,上海的发展令人瞩目。而面对2025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上海将如何续写新的经济增长篇章?
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其经济繁荣离不开外贸和金融两大支柱。1843年上海开埠后,对外贸易逐渐兴盛,带动了金融产业的崛起。如今,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高达3650万亿元,口岸贸易总额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更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金融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去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2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全国结算量的47%。
然而,在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上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24年,深圳进出口总额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超越上海,时隔9年后重返内地外贸城市首位。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27万亿元,仅增长1.3%。这显示出上海外贸在数年狂飙后的疲态。与深圳相比,上海对外资的依存度更高,外资企业贡献了上海约四分之一的GDP和约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面对这些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智团认为,上海要迈向下一个经济台阶,需要深度挖掘“五个中心”的核心功能潜力,并大力发展“三大主导四个未来”新质生产力。在金融领域,上海应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同时,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外贸和金融的热土,也需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
浦东新区自1990年开发开放以来,创造了发展奇迹。以全市23%的常住人口,浦东新区创造了上海大约4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0%的金融业增加值和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2024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73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强区。然而,面对外贸增长放缓的问题,浦东新区乃至上海都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上海大都市圈成为被瞄准的下一个目标。作为中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上海大都市圈以上海为圆心、90分钟交通距离为半径,覆盖长三角13个城市。这一规划将承载全国7.7%的人口和14.5%的经济产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上海处于龙头地位,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同时,上海的发展也需要更广阔的腹地支撑。
上海大都市圈还能促进资源的协同与优化配置,为上海提供广阔的资源腹地与市场空间。在产业协同升级方面,上海能将部分产业环节转移至周边城市,专注核心产业,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交通与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则加强了区域互联互通,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经济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