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空间站,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任务已经悄然过半。春节期间,三位航天员各自分享了他们在太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航天员蔡旭哲在时隔两年后重返空间站,他深感亲切与温暖。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他与队友们不仅成功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的在轨轮换,还精心照料了空间站平台,确保各项系统正常运行。他们还进行了两次舱外活动,并参与了多项在轨训练项目,如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和医疗救护演练,这些训练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在地面人员的支持下,他们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包括以人脑类器官先进研究为代表的医学细胞学实验,以及新一轮的材料舱外暴露实验。
蔡旭哲表示,目前他们承担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正在稳步推进,将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和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他们将继续密切配合,确保后续任务圆满完成。
航天员宋令东对太空漫步的经历深感震撼。他提到,虽然出舱前的想象无数,但真正打开舱门看到地球的那一刻,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打动。他攀爬在舱壁上,双脚仿佛踩在云海之上,这种体验让他深刻感受到航天事业的厚重与伟大。他们乘组已经成功完成了两次出舱活动,第一次出舱活动时长达到了9个小时,这充分证明了新一代飞天服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验证了地面训练的科学有效性。
宋令东还分享了出舱过程中的饮食安排,他们在出舱前会食用高热量食物,并在过程中饮用功能性饮料。回舱后,地面人员为他们准备了惊喜食品,帮助他们缓解疲惫。春节期间,他们乘组安排了休息,除了日常站务管理工作外,还会给家人打电话拜年,拍摄太空和地球的美丽风景照,调整身心状态,为后三个月的任务做规划。
航天员王浩泽则表达了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骄傲。他提到,进驻太空家园后,看到了复杂精密的各个系统,开展了多项前沿的科学实验。虽然工作忙碌,但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他们能在舱里自由飞翔,轻松举起几十公斤的重物,还在太空里种菜、培养果蝇,与智慧助手互动。然而,他们最爱的活动还是去舷窗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着对祖国的深切思念和热爱。
为了对抗失重对身体的影响,他们采取了多种锻炼手段,如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功量计和抗阻锻炼装置等。这些锻炼措施从骨骼、肌肉、心肺功能等方面全面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在闲暇之余,王浩泽喜欢写太空日记,欣赏地球美景。他感慨道:“今天是大年初二,也是我们在轨满三个月的日子。在此送上祝福,愿国泰民安,新年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