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成都商业航天新星:80后电子科大校友陆川领航国星宇航冲刺IPO

时间:2025-02-06 16:16:46来源:红星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座中国西部航天工业重镇即将迎来一个商业航天的IPO盛事。

国星宇航自2018年成立以来,便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致力于商业卫星的研发。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在卫星相关业务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为1.9%。这一成绩基于其在AI卫星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国星宇航在2018年和2024年分别成功发射了首颗AI应用卫星和首颗AI智算卫星,成为中国最早研制及发射AI卫星的商业航天公司。

截至最近的实际可行日期,国星宇航已发射9颗AI卫星,在中国所有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按累计发射AI卫星数量计算排名第一。该公司已获得20颗AI智算卫星的研发订单,其中12颗卫星已签订发射服务协议,预计将在2025年发射。

国星宇航的发展被归纳为三个阶段。目前,该公司正处于加快由AI应用卫星向AI智算卫星发展的第二阶段(2023-2027年)。未来,从2028年起,国星宇航预期完成并运营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并基于该基础设施提供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

在业绩方面,国星宇航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23年,公司收入为5.08亿元,较2022年增长186%。然而,尽管收入增长迅速,国星宇航近年来仍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录得亏损净额为9090.7万元、1.39亿元、1.11亿元和2.14亿元。公司方面表示,亏损主要归因于卫星及相关服务的毛利率波动,以及相对较高的研发开支和一般及行政开支。

国星宇航的创始人、董事长陆川是一位80后,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航天及通信工程研究经验。他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并在该校担任过多个职务。陆川在2019年还担任了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院长,该研究院由国星宇航联合电子科技大学等机构发起成立,是国内首个商业航天AI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

陆川主要负责国星宇航的整体战略规划、重大业务决策,以及监督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和产品研发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国星宇航在AI卫星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成为了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

值得注意的是,国星宇航在业务上较为依赖大客户。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该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3.9%、56.1%及92.7%。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9.2%、21.5%及73%。随着技术成熟、客户基础扩大、批量化制造以及卫星发射成本的降低,国星宇航预计AI卫星业务的盈利能力将有所改善。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