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TCL中环深陷亏损泥潭:去年扣非后净利最高或亏99亿,百亿融资计划搁浅

时间:2025-02-07 16:18:47来源:和讯网编辑:快讯团队

在光伏行业的寒冬中,TCL中环(002129.SZ)未能展现出超越同行的抗风险实力。公司近日公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TCL中环预计将由盈利转为亏损,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纪录,预计净亏损额在光伏行业内名列前茅,扣非后净利润亏损范围高达92亿元至99亿元。

尽管TCL中环在新能源材料业务上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市场份额,但仍难以抵挡产品价格下跌的冲击,企业迅速步入了现金成本亏损的阶段。电池组件业务及海外子公司Maxeon的经营困境,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业绩压力。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TCL中环筹划了一年半的可转债项目最终未能如愿实施。其中,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在经历了一系列产能规模和资金投入的调整后,仍被迫暂缓推进。与此同时,自公司“灵魂人物”沈浩平离职后,TCL中环的高管团队经历了频繁变动。核心管理层的更迭被视为TCL中环面对市场不及预期的紧急应对措施,对于新任CEO王彦君而言,如何带领公司走出困境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TCL中环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82亿元至89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为34.16亿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表现更为惨淡,预计亏损92亿元至9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为25.75亿元。这是TCL中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亏损,且亏损额在已披露业绩的A股光伏上市公司中排名靠前。

在全球光伏装机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光伏行业的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滑。TCL中环的年度亏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公司的新能源材料业务虽然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但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处理的影响,自二季度初便出现毛利亏损,并迅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TCL中环的光伏单晶产能已提升至190GW,光伏材料产品出货约94.86GW,同比增长11.4%,硅片市占率达到19.2%,位居行业首位。然而,随着硅片价格的持续下跌,坚持高开工率的TCL中环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冲击,三季度末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转为负值,分别降至-8.21%和-28.69%。

另一方面,TCL中环的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相对竞争力不足,在行业周期底部进一步拖累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海外子公司Maxeon正处于经营转型期,也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Maxeon在2023年给TCL中环带来了16.9亿元的业绩拖累,但TCL中环仍在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了对Maxeon的控股,持股比例由26%提升至69.3%,并实现并表。

TCL中环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亏损60.61亿元和69.22亿元,同比下降197.95%和230.39%。根据业绩预告估算,TCL中环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在21.39亿元至28.39亿元之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2.78亿元至29.78亿元。

自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TCL中环已连续五个季度出现亏损。其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27.72亿元、8.8亿元、21.84亿元和29.97亿元。与2024年第三季度相比,TCL中环第四季度的亏损并未进一步扩大。

TCL中环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产业自律的加强,公司将加快产能优化和库存去化。至第四季度末,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企稳提升,公司制造端的经营情况已较第三季度有所好转。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经营业绩的逐季环比改善。

在业绩深陷亏损的困境下,TCL中环放缓了产能扩张的步伐。继下调开工率后,公司于2024年12月正式宣布终止正在筹划的可转债项目。据悉,该项目自2023年5月获得受理以来,历时一年半之久。TCL中环表示,可转债发行终止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行业发展态势、公司战略定位及业务规划等因素。

TCL中环最初计划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38亿元,全部用于建设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和25GW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然而,在2024年5月,公司一度将募资总额下调至49亿元,缩水了64.5%。其中,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的募资投入额由103亿元减少至19亿元,产能规模由25GW削减至12.5GW。在可转债终止的同时,TCL中环还透露,募投项目中的太阳能电池相关项目将暂不推进。

TCL中环此前表示,随着叠瓦组件规模的扩大,为更好地发挥叠瓦核心差异化竞争力,打通硅片与组件环节形成上下游产业协同,公司积极布局电池技术和产品。然而,业内人士分析称,可转债的终止除了与再融资政策收紧有关外,还受到市场降温和自身业绩不佳的双重影响。

在可转债推进的一年半时间里,光伏行业景气度持续走低。2024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单晶PERC电池片全年跌幅约24%,而N型TOPCon电池的跌幅更是高达40.23%。中金研报指出,在低价亏损的背景下,新增扩产几乎停止,大量项目被取消,名义产能基本见顶。

在沈浩平突然辞职后,TCL中环的人事变动仍在持续。2024年12月27日,公司公告称,杨进因个人原因辞去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辞任后将不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杨进的上述职务由新任CEO王彦君接任。

同时,TCL中环的COO(首席运营官)职位也发生变动,公司将聘任欧阳洪平为公司COO。张长旭不再担任COO,但仍担任公司CFO(首席财务官)及非独立董事、代行董事会秘书职务。资料显示,欧阳洪平曾在TCL华星担任多个高级管理职务。

更早之前的11月29日,TCL中环披露,秦世龙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在聘任新的董事会秘书之前,暂由张长旭代为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据悉,秦世龙在TCL中环担任董秘一职长达八年半之久。

TCL中环近期的高层频繁变动与公司当前承受的业绩压力密切相关。去年8月沈浩平辞职后,公司在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称,上半年公司的经营业绩承压,这对公司总体的组织能力和高管团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多热门内容
昆仑万维开源7B和32B最强数学代码推理模型,同规模下性能超越阿里QwQ-32B,对齐DeepSeek-R1
继2025年2月发布首款中文逻辑推理大模型Skywork-o1之后,昆仑万维天工团队在此基础上持续迭代优化,4月13日,重磅推出全新升级的Skywork-OR1(Open Reasoner 1)系列模型。该系列在同等参数规模下实现了业界领先的推理性能,进一步突破了大模型在逻辑理解与复杂任务求解方

2025-04-14

改革纾困赢佳绩,扬帆起航正当时 ——三峡人寿风险综合评级跃升B类
近年来,三峡人寿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党建统领焕发新气象,经营管理呈现崭新局面。公司资本补充取得新进展,2023年12月,首轮增资到位,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恢复正常,并连续保持在150%以上;2025年3月底,第二轮增资款全部到位,目前正积极推进增资核准,增资完成后公司资

2025-04-11

中央汇金助力泓基创新机制激发财富效应 构建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在中美贸易战战况持续升温、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泓基集团通过灵活使用中央汇金公司注资200亿元在此次改革中推出的动态发展免息计划,开创了全民持股实践的新范式。通过推进全民持股向众股东开放售股免息模式,形成全民持股-扩大效益-功勋反哺的财富循环生态。

2025-04-11

双线织密防护网 筑牢权益安全墙 ——三峡人寿"3·15"多维守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近日,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远离非法金融中介 守护群众合法权益”为主题,组织开展了“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活动期间,三峡人寿发挥职场与网点优势,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在4个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设立宣传专区。

2025-04-01

AI大模型加速金融智能化变革,新网银行助力行业创新
当下,在生成式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大模型技术正以“摩尔定律”般的速度迭代,国产DeepSeek、等大模型的崛起,进一步降低了应用门槛,使得银行、信托、资管等行业能够加速智能化转型,推动金融科技迈向“技术平权”新时代。日前,一场主题为“AI赋能金融科技:金融机

2025-03-19

泓基控股上市周年庆:以"全民持股-周年纪念股票"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一亿纪念股打造共同富裕新纪元
春潮涌动香江畔,在举国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香港泓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2025年3月8日迎来上市一周年里程碑。值此重要时刻,集团以全民持股启新章,共同富裕创未来为主题,正式启动亿万股民共享计划,向大陆发放一亿股周年纪念股票。这不仅是一场资本市

2025-03-16

泓基控股集团上市一周年开启股票交易新篇章,原始股权置换股票助力股东原始股价值
(2025年3月8日,香港) 今日,泓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泓基集团,股票代码:02535)在香港交易所隆重举行上市一周年庆典,并正式开启股票市场交易。公司宣布推出原始股权置换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股东将其持有的原始股权置换为流通股,并在香港交易所公开市场进行交易。泓基

2025-03-10

泓基控股:开启股市新时代,股权置换流通股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它默默丈量着奋斗的足迹,照亮着前行的方向。2024年3月8日,香港泓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非凡的勇气和魄力,为扣响了全民持股的大门,在香港港交所开启征程,这一举措承载着无数追梦人的心声与期盼,从此踏上蓄势赋能、破浪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