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中国迎来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潮。据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预测,这8天假期内,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超过23亿人次,其中公路流动量占据主导地位,约有20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这一数字彰显了春节期间自驾探亲访友的庞大需求。
作为一名亲历者,笔者也加入了这股自驾大军,从北京乘坐高铁抵达广州后,租赁了一辆新能源汽车,驱车前往广西贵港老家过年。这一路上,笔者不仅体验到了自驾的便捷,也深刻感受到了自驾出行市场的巨大潜力。
面对如此庞大的自驾人群,市场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答案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尽管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大型超市在年货节期间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年货选择,但在针对长途自驾人群的产品设计和创新方面,市场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对于长途自驾中常见的“内急”问题,市场上鲜有便携式的成人纸尿裤等针对性产品供消费者选择。
长途自驾所需的各类用品,如提神饮料、方便食用的水果零食、垃圾袋以及休息用的枕头睡袋等,虽然散落在线上商城和线下超市的各个角落,但缺乏一个统一的、专门面向自驾人群的套装组合。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市场关注并填补的空白。
在自驾途中,笔者有幸体验了两个高速服务区的消费生态。在高良服务区,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和乐驿便利店成为了笔者补给的主要场所。在这里,笔者目睹了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激烈竞争,尤其是东鹏特饮对红牛形成的强大冲击。东鹏特饮凭借更多的规格、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以及更丰富的陈列和堆头,成功抢占了红牛的市场份额。
除了功能饮料外,高速服务区的其他饮料供给也相对充分,从包装水到茶饮料、果汁饮料、咖啡饮料再到碳酸饮料等一应俱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制茶饮和咖啡品牌在高速服务区仍难觅踪影。这或许与高速服务区被中石化等垄断经营有关,但无论如何,这都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与饮料市场的充分竞争相比,高速服务区的食品和餐饮供应则显得相对匮乏。以八宝粥和方便面为例,消费者的选择十分有限。而服务区提供的餐饮也多为烤鸭腿、鸡腿、炒粉和面等简单食物,缺乏地方特色和性价比。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也可能导致服务区餐饮业务的长期发展受阻。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地方文旅部门应与服务区运营方加强合作,引入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和景区元素。例如,在广西柳州的服务区可以推广螺蛳粉等当地美食,吸引有购买力和旅游意向的自驾游客。同时,服务区也可以考虑采用更智能的方式提供服务,如智能咖啡机、茶饮机和炒菜机器人等,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高速服务区还可以成为地方文旅宣传的重要窗口。通过在服务区停车场、充电站等位置设置大海报和LED电视滚动播放景区、人文、美食视频等方式,向自驾游客展示当地的文旅资源和特色。这不仅可以提升自驾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有助于推动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
当然,对于自驾游客而言,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在自驾途中,笔者也遇到了车祸导致的堵车情况。但幸运的是,两广地区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充足,且可以通过高德地图预知前方服务区充电排队情况,这为电动汽车自驾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2025年春节假期的自驾出行市场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活力。然而,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并推动市场的持续发展。
在自驾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出行方式之际,笔者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涌现出来,为自驾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愉悦的出行体验。
同时,笔者也希望地方文旅部门和服务区运营方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高速服务区成为展示地方文旅资源和特色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