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DeepSeek火爆,A股谁是真赢家?

时间:2025-02-07 19:23:17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一款名为DeepSeek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国内舆论场上迅速走红,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而实际上,早在1月中旬,DeepSeek就已经在学术圈和技术社区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随着节后股市的开盘,DeepSeek概念股在港股和A股市场均出现了大幅上涨。特别是在蛇年前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上的软件开发、IT服务、电子、半导体等科技板块表现尤为抢眼。

在这一波热潮中,众多公司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或自诩为“DeepSeek概念股”。然而,据观察,其中不乏一些试图蹭热度的公司,以及被投资者单方面贴上标签的企业。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无疑给AI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打破了原有的游戏规则,更让业界重新审视了AI大模型的发展路径。那么,DeepSeek究竟带来了哪些改变?哪些公司又将从中真正受益呢?

DeepSeek相关图片

DeepSeek成立于2023年7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其表现却令人瞩目。自2024年12月26日推出V3模型以来,用户数量迅速增长。特别是在1月20日发布R1模型后,DeepSeek在美国的下载排名更是迅速攀升至榜首。

据AI产品榜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31日,DeepSeek应用上线仅21天,日活跃用户就已达到2215万,这一数字已经接近ChatGPT日活用户的41.6%。DeepSeek的迅速崛起,甚至在美国科技界引发了一定的担忧。

DeepSeek给业界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其极低的成本。据悉,DeepSeek V3整个训练过程的成本不到600万美金,但其模型效果却能与亿美金级成本的GPT-4相媲美。同时,其推理成本也远低于GPT-4。而DeepSeek-R1的预训练费用更是只有550万美元左右,仅为OpenAI GPT-4和GPT-1模型训练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

在性能方面,DeepSeek-R1在多个测试中的表现与OpenAI GPT-1基本相当,甚至在部分测试中得分更高。这意味着,DeepSeek以不到OpenAI十分之一的成本,实现了几乎相当的性能,给竞争对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DeepSeek性能对比图 DeepSeek测试得分图

DeepSeek的崛起,直接改变了AI大模型的游戏规则。长期以来,大模型领域的竞争逻辑是“大力出奇迹”,即通过更大的算力、更多的数据来训练出性能更优的模型。然而,DeepSeek的成功证明,通过架构、算法等软件层面的创新,同样可以训练出高性能的大模型。

在产业层面,DeepSeek的崛起至少对三个方向形成了利好。一是国产算力相关公司,随着“算法+硬件+系统架构”协同优化的推进,国产GPU/CPU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机遇。二是AI软件公司,DeepSeek的全面开源策略和相对低廉的API定价,将带动AI软件应用的繁荣发展。三是基础大模型公司,DeepSeek蒸馏技术的有效性和成本下降,让更多公司敢于尝试训练垂直大模型,对基础大模型的需求也有望增加。

目前,包括美国的微软、英伟达、亚马逊、英特尔、AMD等巨头,以及国内的百度智能云、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联通云等云服务公司,均已宣布接入DeepSeek。同时,一大批A股、港股公司也宣布与DeepSeek展开合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DeepSeek概念股在股市上表现抢眼,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鱼龙混杂的情况。部分公司的基本面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其股价的上涨纯粹是资金炒作的结果。因此,投资者在参与相关概念股的投资时,应谨慎对待,避免盲目跟风。

DeepSeek应用界面图

综合来看,DeepSeek的崛起不仅为AI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选择。然而,在享受DeepSeek带来的红利时,我们也应保持理性,谨慎对待相关投资机会。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