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联合国预警:小行星或撞击地球,中国启动防御计划应对!

时间:2025-02-08 00:53:43来源:90说科技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联合国首次针对一颗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地球目前仍处于安全状态,该协议的启动仅表明存在一颗小行星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且这一概率相对较低。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2024年12月27日,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警报系统站探测到一颗直径介于40米至100米之间的小行星,并将其命名为2024 YR4。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该小行星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存在与地球碰撞的可能性。这一发现促使联合国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潜在威胁。

尽管地球面临小行星撞击的概率较低,但各国行星防御空间机构已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的威胁。欧空局发布了一系列计算结果,将小行星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从最初的1%提升至1.6%,并预计撞击时间可能在2032年12月22日。这一预测结果推动了《行星安全协议》的启动。

太阳系中存在无数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其中一些在特定轨道上运行,不会靠近地球。然而,仍有大量小行星和彗星会随处飘荡,有时甚至会从地球附近掠过。在过去,我们也曾监测到多颗靠近地球的小行星,但并未像现在这样启动一系列应对措施。

对于小行星2024 YR4,科学家对其运行轨道进行了详细分析。随着距离潜在撞击时间越来越近,科学家将能够掌握更多数据,更好地监测其飞行情况,并据此分析撞击地球的概率变化。欧空局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再次召开会议,重新评估该小行星的飞行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向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提出进一步行动的建议。

面对来自宇宙深处的威胁,人类并非无能为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具备了探测、监测和改变小行星运行轨道的技术能力。中国已正式宣布将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采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发射探测器拦截小行星,并使用动能拦截器对其进行撞击,以验证改变小行星运行轨道的技术。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