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TikTok遭遇一系列挑战,一股“难民潮”悄然涌向了小红书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涌入的外籍用户,不仅为小红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波动,也催生了一系列围绕这一现象的商机。
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尽管小红书国际版美区的日活跃用户数(DAU)较巅峰时期下滑约70%,但仍保持着百万级别的用户量。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日活用户数量更是实现了数倍增长。Leo,一位在小红书上活跃的外籍主播,亲身感受到了这一变化。他表示,尽管整体在线人数有所下降,但凌晨时段的直播间里,外国用户的身影依然活跃,有时甚至能占到八成。
在这场“难民潮”中,不少敏锐的中国用户抓住了商机。一些跨境电商卖家和自媒体博主迅速行动起来,通过模仿外籍用户的口吻和风格,在小红书上发布内容,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例如,自媒体博主宛钰在发现外国人涌入后,清空原账号内容,转而发布与“洋抖难民”相关的帖子,意外收获了大量关注和点赞。她的账号在短时间内涨粉数千,且几乎都是外籍粉丝。
然而,随着中外网友交流的深入,文化差异逐渐凸显,一些博主开始探索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宛钰的一条介绍中国表情包的帖子意外走红,点赞量破万。受此启发,她连续发布了多条关于中国文化的科普内容,几乎每条都成为了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Leo的直播间也成为了中外网友交流的热门场所。他的直播间里,中美网友就生活、就业、国际关系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吸引了大量观众。随着热度的飙升,Leo和宛钰等博主接到了来自广告主的合作邀请,其中包括翻译软件、AI工具等。
然而,随着外籍用户的减少和同类账号的激增,一些博主的流量开始下滑。宛钰发现,即便是发布老外感兴趣的内容,如十二生肖、春晚等,点赞量也只能达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她开始后悔没有在流量最火爆的时候及时变现。
相比之下,跨境电商卖家琳达则从一开始就预判这波流量难以直接变现。她指出,外国用户无法在国内APP上付款,这意味着小红书只能扮演“种草”的角色。商家想要成交,必须引流到海外独立站或电商平台上。而在内卷严重的跨境电商赛道,只有手工、非遗等竞争壁垒高的品类才有机会吃到这波流量红利。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一些人看到了机遇。海外中文教育者Kyrie意识到这是一次宣传汉教的好机会,他开启了直播,尝试与外籍网友交流。然而,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他发现,老外们虽然高呼想走进中国、交中国朋友,但实际上却对学中文缺乏热情。他们更愿意用简单的中文问候语来换取中国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尽管如此,Kyrie仍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外国人了解和爱上中国文化,汉教的春天终将到来。而从事外贸服务的Lossy则已经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注意到,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正飞速增长,老外对B2C平台流量的渴望不亚于当年国内商家抢注亚马逊店铺的急切。她计划为海外商家量身定制运营课程,以满足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强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