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壮丽自然景观中,科罗拉多大峡谷以其庞大的规模和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那是大自然数百万年精雕细琢的杰作。然而,在遥远的月球背面,存在着两道同样壮观的峡谷,它们的诞生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一个充满暴力与戏剧性的瞬间。
根据最新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大约在38亿年前,一颗直径约25公里的小行星以惊人的5.5万公里时速撞击了月球背面。这次撞击不仅形成了一个直径达320公里的巨大撞击盆地,还溅起了无数石块,这些石块以每秒1公里的速度横扫月球表面,最终在撞击盆地的外围刻下了两道深邃而漫长的大峡谷。
这两道峡谷的深度在2.7公里至3.5公里之间,宽度为20公里至27公里,长度更是惊人,从270公里延伸至860公里不等。相比之下,地球上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虽然深约1.8公里,宽度在6.4公里至29公里之间,长度超过440公里,但其形成却历经了数百万年的风雨侵蚀。而月球上的这两道峡谷,却是在不到10分钟的猛烈撞击中诞生的。
这项研究的发现者,来自美国大学太空研究学会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的地理学家戴维·克林表示,这两道峡谷的形成过程“极其暴力且极具戏剧性”。他进一步解释,如此短时间内形成如此规模的峡谷,所需的能量之大,相当于全球现有核武能量总和的130多倍,这无疑是一次宇宙级的壮观事件。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月球表面独特地貌的形成机制,还可能为美国的探月任务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美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重返月球,并在月球南极附近派遣宇航员登陆,采集月球岩石标本。研究人员指出,这次小行星撞击可能使原本深埋于月壤之下的远古岩石暴露或接近月表,这将极大地便利宇航员的采样工作。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月球作为地球的近邻,其神秘的面纱正被逐渐揭开。这些关于月球峡谷的新发现,无疑为我们理解月球的历史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