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市场的持续火爆,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动画电影在2月7日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这部上映仅十天的影片,其票房已经超越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功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更令人惊讶的是,影片的主角哪吒,这位虚构的三岁孩童,也因此成为了年龄最小的“百亿影帝”。
这一成就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纷纷调侃称,沈腾、吴京和黄渤等现实中的百亿影帝或许应该感到一些“危机感”。同时,观众对于《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期待并未因票房的成功而减退,反而更加热切地希望它能再创票房奇迹。
全国各地的电影院都挤满了前来观影的观众,从一线城市到偏远的小县城,无一例外。甚至海外的华人观众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抢购预售票,呼吁海外影院增加排片。据猫眼预测,截至2月7日晚九点,《哪吒2》的票房有望达到108亿元。
电影的热度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延伸到了二级市场。2月5日,《哪吒2》的出品方光线传媒股价涨停,次日再涨18%,创下近四年新高。与此同时,电影的衍生品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哪吒2》的周边商品在淘宝上迅速登上热搜榜首位,泡泡玛特推出的联名手办在各个渠道迅速售罄。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相关现货的价格上涨了30至100元不等。《哪吒2》的官方正版手办众筹金额超过了2000万元,远远超出了目标金额的200多倍。拆卡、拆盲盒直播间也开始拆售《哪吒2》的卡牌和盲盒,一位卡牌经销商表示,目前《哪吒2》的卡牌已经断货,预计要等到10号以后才能补货。
电影的成功和衍生品的热销,无疑证明了优质内容和高效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巨大影响力。消费者对电影的喜爱和热情产生了长尾效应,推动了影视周边销量的持续增长。品牌和电商平台通过获得IP授权,成功承接了这部分消费者的热情。
从《流浪地球2》到《哪吒2》,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再次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与海外成熟的衍生品市场相比,中国的市场仍然是一个价值千亿的蓝海。但在这片蓝海中掘金并非易事。
随着《哪吒2》的热度不断攀升,线上线下都掀起了抢购热潮。不仅《哪吒2》的周边商品断货,就连四年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周边也被抢购一空。拆卡直播间的主播们表示,《哪吒2》的卡牌成为了引流产品,只要直播间有这款卡牌,流量就会大幅增长。
这股抢购热潮甚至影响到了二手市场。一些早期购买《哪吒1》周边的玩家发现,他们的“理财”竟然成功了。五年前购买的哪吒联名金镯价格翻倍,2019年购买的《哪吒1》全套手办二手交易价格飙升到了3000元左右。一张《哪吒2》的稀有卡牌在二手平台上的售价更是高达18888元。
影视衍生品市场的火爆并非偶然。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顶级IP正在逐渐超越叙事载体本身的局限,成为触发商业链式反应的“文化核弹”。无数电影观众、周边衍生品消费者、品牌和商家都涌入了这场“野性消费”的狂欢。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正版意识的增强和情绪消费的崛起,影视衍生品逐渐成为了影视之外的常态化“增值项目”。曾经的影视周边衍生品主要是手办、玩偶等依托人物形象打造的产品,而现在则更加多样化,包括服饰、首饰以及结合年轻人喜好的针对性周边。
除了授权模式外,腾讯、爱奇艺和优酷等拥有众多自制剧版权和资源的平台也开辟了自己的周边产品生意场。这些平台的入局进一步推动了影视周边衍生品的发展。
尽管中国的影视衍生品市场规模尚未成熟,但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与海外可以持续挖掘相关衍生品、吸金且长线的IP相比,国内的影视衍生品市场仍然需要更多的优质内容来支撑。只有好的内容和故事,才能吸引流量,推动衍生品市场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