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线传媒的年度春节美食庙会上,欢声笑语与美食香气交织,500多名员工携带着各式各样的地方特色美食,如重庆麻辣鸡片、徽州毛豆腐及酥带鱼等,齐聚一堂。公司大堂内人头攒动,员工们围着长桌尽情品尝,背景中播放着欢快的春节音乐,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尽管人与菜品众多,但每一位参与者与每一道佳肴都为这场盛宴增添了不可或缺的色彩。
近期,王长田频繁在微博上更新春节档电影票房信息,特别关注着光线主控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自大年初三起至春节假期结束,王长田的微博几乎被这部电影的票房排名截图占据,取代了往日每日分享的书法练习。截至目前,《哪吒2》的票房已突破70亿元大关,不仅超越了《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还摘得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桂冠。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2》的内地总票房或将迈过百亿大关,这一数字几乎接近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的四分之一。受此影响,光线传媒的股价在春节后飙升40%,市值跃升至400亿元,创四年新高。
然而,就在《哪吒2》取得辉煌成就之前,光线传媒的另一部动画电影《小倩》却遭遇了票房滑铁卢。作为光线“中国神话宇宙”体系的首部作品,《小倩》上映后的票房仅为1284万元,这一结果无疑令人失望。不过,《哪吒2》的成功似乎足以让光线传媒暂时忘却这一挫败,继续推进其宏大的神话宇宙计划。
光线传媒的神话宇宙构想始于2019年,当时《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1》)的片尾彩蛋中,《姜子牙》的预告片首次亮相,预示着光线将打造一个动画版的“中国神话宇宙”。王长田确认,光线计划推出的《姜子牙》《大圣闹天宫》《凤凰》等作品都将融入这一神话宇宙。然而,《姜子牙》并未能复刻《哪吒1》的成功,票房止步于16亿元,且剧情与《哪吒》系列并无关联,难以构成所谓的宇宙。
与当时处于巅峰期的漫威宇宙相比,光线传媒的神话宇宙在初期显得先天不足。负责动画电影项目的彩条屋影业更像是一个投资机构,而非内容创作的主体。彩条屋推出的《哪吒》《姜子牙》《大护法》《大世界》《深海》等多部电影,风格各异,市场表现参差不齐。尽管《哪吒1》的成功让光线看到了中国神话的潜力,但真正构建一个完整且连贯的神话宇宙,对光线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构建神话宇宙,王长田开始组织团队重新梳理中国的神话故事、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试图建立光线自己的神话宇宙世界观。他预计,中国神话宇宙的基础框架将由几十部动画电影作品构成,这将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的系统性工程。为此,光线在2023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光线动画,专注于出品光线自有的动画电影。光线动画的主要任务是对神话宇宙进行规划和管理,相当于光线版的“漫威影业”。
然而,动画电影的道路远比真人电影更加艰难。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长、投入大,且市场反馈具有不确定性。尽管《哪吒》系列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光线传媒至今尚未挖掘出另一个具有同等市场号召力的动画电影系列。即便是创造了《大圣归来》成功的田晓鹏,其后续执导的《深海》也未能获得理想的票房成绩。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动画电影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
尽管如此,王长田并未放弃构建中国神话宇宙的梦想。他表示,光线已经规划出二十多部神话宇宙作品,并正在努力提高动画电影的产量。彩条屋影业和光线动画将共同承担这一重任,而光线旗下的其他厂牌也开始涉足动画电影制作。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光线仍然是国内动画电影制作水平最高、投资布局最广泛的电影公司之一。
《哪吒2》的成功无疑为光线传媒的神话宇宙计划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王长田深知,仅凭一部《哪吒》系列难以支撑起整个神话宇宙。他呼吁全公司积极探索AI技术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以提高制作效率和产量。在王长田的构想中,中国神话宇宙将是一个由多部动画电影构成的庞大体系,它将成为中国人自己的漫威宇宙。尽管前路漫漫,但光线传媒仍在不断努力,向着这一宏伟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