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关于小米汽车SU7 Max“断轴”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一位网友爆料,其驾驶的小米汽车在通过坑洼路面时发生了“断轴”,从而对车辆质量提出了质疑。针对这一指控,小米汽车官方迅速作出回应,发布通告称涉事车辆并未出现“断轴”情况,而是由于驾驶员超速通过坑洼路面,导致车辆下摆臂受外力冲击断裂,强调这是驾驶员操作不当,而非产品质量问题。
然而,车主对小米汽车的官方解释并不认可,并主动公开了车载记录仪从车前、车右侧及车后三个角度拍摄的视频,试图还原事发现场,以期获得更公正的判断。视频发布后,事件的疑点反而增多,引发了更多讨论。
首先,关于车速问题,小米汽车官方声称事发时车辆在乡村公路上以约70km/h的速度行驶,并强调该路段限速20km/h。但车主提供的视频显示,从出村到事故地点并未见到任何限速标志。更令人困惑的是,小米汽车官方所用的限速20km/h的照片,实际上是在一处限高杆处拍摄的,而事故现场并无此限高杆。这一点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官方通告真实性的质疑。
其次,关于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一个细节也引起了关注。小米汽车官方称,其400客服代车主报保险后,保险勘测员到现场提出让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但驾驶员拒绝了,并签署了放弃赔偿声明。这一情节让人不解:为何保险勘测员会提出酒驾检测?是否因为现场有酒驾的嫌疑?如果真有此嫌疑,为何不走正规程序报警,而是选择私下签署协议?车主方面则表示,他们当场进行了酒精测试,并未酒驾。双方各执一词,让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记录仪的视频中显示,在小米汽车之后,还有另一辆电车紧跟着通过了同一个坑洼路面,但并未受损。这引发了公众对车辆质量和驾驶技巧的讨论,同时也有人好奇这辆安全通过的电车究竟是哪款车型。
不可否认,这起事故中驾驶员超速驾驶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关于小米汽车的质量问题,仍需官方进一步调查。同时,小米汽车的官方通告是否存在引导舆论的嫌疑,也值得深思。车主的质疑能否得到确切回应,还需各方以更开放、透明的态度进行深入调查和澄清。
对于这一事件,公众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小米汽车的官方通告缺乏说服力,也有人认为车主应提供更多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质疑。无论如何,事件的真相仍需进一步调查才能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