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的到来,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正式从“电动化时代”迈入“智能化竞赛”的新阶段。观察过去一年的行业动态,不难发现,技术竞争的重心已从单纯的“硬件堆砌”转变为“AI技术的深度融合”,而高阶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则成为了各大车企竞相角逐的新战场。
在这一背景下,DeepSeek等新兴企业的崛起,再次证明了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普及,而非仅仅停留于高端市场。因此,随着智能化竞赛的深入,一场旨在实现汽车科技平权的变革正悄然兴起。
面对这样的时代机遇,长安汽车率先行动,正式公布了其“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计划,并发布了深蓝汽车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长安汽车以成为全球数智新汽车的普及者为己任,致力于在汽车行业中率先实现智能化的科技平权。
尽管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众多车企纷纷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陷入了一场“军备竞赛”的漩涡。但长安汽车始终坚信,科技的伟大不仅在于其先进性,更在于其能否被广泛应用。因此,能否在普及过程中建立“技术-产品-商业”的正向循环,将成为决定未来竞争胜负的关键。
为实现这一目标,长安汽车通过“北斗天枢2.0”计划,致力于打造中国智驾的新名片。长安汽车早在2017年便开启了第三次创业,并在2018年发布了“北斗天枢1.0”智能化战略。经过七年的积淀,长安已完成了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的转型,并在智能化底层能力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北斗天枢1.0时代,长安通过“4+1”行动,成功构建了智能化底层能力。其中,知音伙伴矩阵的形成,使得长安与全球2800万用户建立了直通直连的联系。同时,长安还建立了连接产业群、用户群、伙伴群的技术开放平台,为生态伙伴提供了开发第三方应用的机会。北斗天枢联盟的不断壮大,也促进了深蓝、阿维塔等品牌的诞生与发展。
进入“北斗天枢2.0”时代,长安的目标是从“技术积累”转向“技术普惠”,让每一辆车都具备聪明、安全与性价比兼具的智驾体验。为此,长安将重点投入“数智技术”、“数智能源”和“数智产品”三个领域,推动智驾技术从“高端配置”向“全民标配”转型。
在数智技术方面,长安将基于SDA平台以及天枢大模型,打造“天枢智驾”、“天域座舱”以及“天衡底盘”。其中,“天枢智驾”将搭载激光雷达,并在10万元级车型上实现极黑环境避撞功能,夜视能力行业领先。同时,AEB系统也将支持最高135km/h的避撞,并首创“外卖骑手紧急避撞”功能。
在数智能源方面,长安将推出全固态电池“金钟罩”,能量密度达400Wh/kg,续航里程超1500公里,并计划于2026年完成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量产。长安还宣布将全面停售非智能化新车,未来三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为实现数智新汽车的普及,长安还将开展智能化制造升级,通过“数智工厂”的建设,提升生产效率和交付效率,降低成本和碳排放。同时,长安还将通过“一体两翼”AI策略,重构研产供销服全流程,加强数智运营和数智服务的能力。
在生态合作方面,长安将联合国内主流的AI、ICT企业、IOT生态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数智出行新生态的发展。同时,长安还将向全球开发者开放软件接口和SDK工具服务,实现价值共创、共享。未来,长安还将持续投资“新汽车新生态”领域,推动数智新汽车的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