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0日的美股交易中,市场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三大指数均实现了上涨。具体来看,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以及标普500指数分别收盘上涨0.38%、0.98%和0.67%。
在这一波上涨行情中,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尤为引人注目,该指数大涨2.61%,创下了近四个月以来的收盘新高。中概股在这一天的表现尤为抢眼,超越了美股大盘的整体表现。热门中概股普遍上涨,其中阿里巴巴上涨7.55%,百度涨幅超过5%,京东接近5%,蔚来超过2%,拼多多和富途控股也均有近2%的涨幅。
对于中概股的大涨,市场分析认为,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看好是一个重要因素。多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乐观态度。德意志银行明确表示,2025年中国资产的表现有望超越其他地区。美国银行策略师团队也建议投资者做多中国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亿万富翁投资人David Tepper旗下的Appaloosa LP在2024年第四季度全面增持了中概股和中国股票基金。David Tepper本人在早前就曾表示,美联储降息后,他做出了购买所有中国相关股票的重大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推出的宽松政策力度超出预期。
高盛则从中概股中的科技股角度进行了分析。高盛指出,DeepSeek的崛起将为中概股带来估值重构的机会。DeepSeek推动了AI行业发展从硬件基础设施层向软件应用层的转移,为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对中概科技股来说。因此,高盛建议超配中概科技股,特别是在AI应用层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优势的公司。高盛还表示,在重新估值之后,科技股至少有20%的收益机会。
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模型能力备受瞩目,其凭借优秀的大模型能力和低廉的价格,迅速吸引了各大互联网、手机、运营商等企业的关注,并被相继嵌入自家产品,商业化前景广阔。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Qwen2.5-Max大模型在能力上与DeepSeek相当。由于DeepSeek的火爆,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国内云计算和大模型相关企业的价值,给予了它们更高的估值预期。
自今年年初以来,阿里巴巴的港股和美股分别实现了28%和32%的涨幅。阿里巴巴的大涨也带动了一众重仓其的中概互联主题基金净值的连续上行。以阿里占比超过15%的中概互联ETF(513220)为例,自1月14日以来涨幅超过20%,2月10日盘中再度上涨超过2%。
除了阿里巴巴,小米等企业也可能在这波行情中受益。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小米股价上涨与DeepSeek的关联,但在科技行业整体估值重塑的大环境下,作为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且积极布局科技研发的企业,小米可能也享受到了市场情绪回暖以及行业估值提升带来的红利。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小米集团股价上涨超过26%。
一位深圳私募基金经理表示:“此前,中国科技股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估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而DeepSeek的出现,不仅缩小了中国与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差距,还降低了算力成本,有望重塑全球AI产业竞争格局。这让国际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潜力和创新能力,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科技股的投资价值。”
该基金经理还指出:“从估值层面来看,阿里巴巴在近期连续上涨后,当前PE(TTM)仅为20倍左右,全球中国互联网整体PE(TTM)也在28倍左右,相比纳斯达克100指数的36.40倍的市盈率而言,仍处于估值低位,也就意味着后续或许还有估值抬升空间。”
另一位专注港美股投资的投资人则表示:“DeepSeek引发的科技估值重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概互联ETF汇聚了全球互联网龙头企业,且前十大集中度较高,可作为布局后续行情的工具之一。但同时,过去几年市场的疲软和不确定性仍旧存在,DeepSeek能否带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反转,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