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这片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上,外资资管巨头正纷纷调整策略,将中国资产从“可选项”转变为“必选项”。他们普遍认为,随着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日益增强,中国资产的估值将迎来从折价到溢价的转变,重新规划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配置比例已迫在眉睫。
近日,美国知名对冲基金经理大卫·泰珀旗下的阿帕卢萨管理公司,以及景林资产等外资机构,纷纷披露了截至2024年末的持仓情况。从这些机构的调仓动作来看,加码中国资产已成为一种共识。阿帕卢萨管理公司不仅增持了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百度等中概股,还加大了对中国股票ETF的持有力度。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中国股票及相关ETF市值在其投资组合中的占比已高达约37%。
景林资产的海外主体同样对中概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其美股市场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中概股占据了多个席位。在去年四季度,景林资产还进一步增持了拼多多、网易、满帮集团和中通快递等中概股。这一系列的增持动作,无疑反映了外资对中国资产长期价值的看好。
事实上,全球配置型资管巨头的资金流动早在去年三季度就已经开始转向中国资产。公开资料显示,多家外资机构在去年三季度增持了中通快递、腾讯音乐、阿里巴巴等中概股。与此同时,他们还在不断抛售美股科技巨头如英伟达、特斯拉的股票,这一“买中卖美”的趋势愈发明显。
外资资管巨头对中国资产的重估,并非无的放矢。他们指出,一系列支持经济稳增长的政策出台,为中国资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同时,中国上市公司正在从“内卷式竞争”中转向注重提升利润率,通过持续回购股票或分红来提高股东回报。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从中国制造“出海”到中国品牌“出海”,正在全球市场上书写着新的篇章。
这种重估的趋势不仅体现在外资资管巨头的持仓动作上,还反映在全球资金的流动上。富途数据显示,中国大盘股ETF、中国海外互联网ETF等中国资产相关的ETF规模在不断增加,显示出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追捧。汇丰等金融机构也认为,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前景将被投资者重新审视,AI应用、算力等相关板块有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中国资产的重估已经开始。以科技板块为代表的中国资产正在逐渐积累长期走牛的基础。对于外资资管巨头来说,中国市场这片“鱼多的地方”无疑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