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股光线传媒今日经历了一场股价过山车,其股价在极短时间内从涨停急转直下,逼近跌停,波动幅度惊人。
具体来看,光线传媒股价在短短5分钟内,从涨停板20%的高位急剧下滑,一度接近跌停,整体振幅高达近40%。截至收盘,光线传媒股价下跌超过14%,报于29.81元,全天成交额高达204亿元,市值已跌破900亿元大关。
自《哪吒2》上映以来,光线传媒的股价犹如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此前,其股价曾在8个交易日内出现了6次涨停,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264%,市值暴增约720亿元,总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创下了影视股的历史新高。
面对股价的飞涨,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微博上发文表示,虽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今日的股价巨震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市场的热情。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股价巨震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短期涨幅过大,导致获利盘急于兑现利润。光线传媒股价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部分资金选择在此时获利了结,从而给股价带来了压力。
二是影视行业整体调整的影响。今日,影视院线板块整体走低,横店影视一度触及跌停,华谊兄弟、万达电影、博纳影业、华策影视等也均大幅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光线传媒的股价。
三是市场情绪波动较大。近期,市场情绪较为不稳定,部分资金的风险偏好下降,选择从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中撤离,转向防御性板块,这也对光线传媒的股价产生了影响。
从资金层面来看,在这波暴涨行情中,有一家游资疯狂出货。据统计,中信证券北京建外大街营业部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累计卖出光线传媒股票超过22亿元,成为本轮行情中最大的空头。该营业部的操作风格以短线为主,此次大规模出货无疑对光线传媒的股价造成了巨大冲击。
从龙虎榜数据来看,机构和游资席位几乎全部出现在卖出榜单,而买入榜单则被散户席位占据。这表明,在游资和机构纷纷获利了结的同时,散户成为了接盘的主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光线传媒近年来的营收规模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从2019年的28.29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7.55亿元,随后在2023年回升至15.46亿元。不过,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归属净利润均出现了亏损。然而,2024年前三季度,光线传媒的营收同比增长了53.37%,归属净利润也同比增长了25.08%。
尽管《哪吒2》的票房表现大超预期,部分券商分析师对光线传媒的业绩持乐观态度,并上调了其业绩预测。但对于光线传媒的后市走势,市场观点却存在较大的分歧。部分投资者认为,今日的巨震只是短期调整,公司基本面良好,长期依然看好;而也有投资者认为,股价短期涨幅过大,估值偏高,存在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