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推进正为当地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据悉,此次共有9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高达122.12亿元,涵盖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大飞机制造等多个产业链,旨在填补产业空白、强化薄弱环节、推动国产化进程,引领成都市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产业迈向集群化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国内民营火箭领域的佼佼者,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小波表示,公司将在成都市双流区建立双曲线三号火箭生产总部基地。该基地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建设,2026年即可具备投产条件,具备年产20发双曲线三号火箭的能力,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40亿元的收入规模。未来,火箭的生产总装、测试发射等关键环节均将在此完成,彰显了该基地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彭小波强调,成都不仅拥有深厚的航空航天产业基础,还具备完善的配套环境,集聚了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配套企业,为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将极大促进公司与成都共同构建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他充满信心地表示,依托成都显著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效应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星际荣耀定能从“成都造”火箭的尾焰中,看见属于这个时代的星辰大海。
与此同时,天一华宇集团也将打造中国商业航天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基地,进一步丰富成都商业航天基础产业生态。该集团总经理刘洺宇表示,此次活动让他感受到了成都商业航天产业的蓬勃活力,也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对成都投资的信心。项目共分四期进行,一期主要建设卫星厂房,用于卫星的商业运营,并已收到50颗卫星的订单,计划于2025年9月正式投产。未来,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100颗商业卫星的产能。
刘洺宇指出,成都对航天企业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还在于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政策支持。成都与天一华宇集团的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无论是战略规划、政策支持还是产业生态方面,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成都汇聚了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为吸引优秀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从应用层面而言,航天产业在成都的布局还将为西昌发射中心的发射任务提供产能支持,满足地质灾害监测与勘探遥感的需求。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市已集中签约151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达到1436.25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28个,总投资额1293.58亿元,占比高达90.07%;新质生产力项目65个,总投资额755.36亿元,占比52.59%。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为成都市一季度“开门红”提供了有力的增量支持。
成都市投资促进局项目处处长李娟表示,此次活动是成都市继走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开展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未来,成都将继续打造“营商环境、产业基金、产业园区”三大品牌,实施“链式招商、科技招商、以商招商”三大模式,分层分级开展项目招引攻坚,持续创新投资促进活动,构建“投资成都”城市品牌,为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