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光伏业:价格战未歇,专利战又起,谁将主宰“硬核”竞争时代?

时间:2025-02-24 12:17:3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光伏产业在2024年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风暴。一边,硅料与组件价格因激烈的市场竞争持续下滑,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领军企业预计全年亏损累计接近百亿元;另一边,专利诉讼案件频发,其中天合光能与阿特斯的专利纠纷索赔金额高达10.58亿元,刷新了行业记录。

这场交织着价格战与专利战的竞争态势,揭示了光伏行业从无序竞争向技术主导转型的深刻趋势。随着N型TOPCon技术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掌握核心专利的企业正利用法律手段重塑市场竞争格局,而中小企业则在双重压力下艰难求生。

专利诉讼已成为企业争夺技术话语权的“杀手锏”。2024年,N型TOPCon电池市占率已超过六成,成为技术迭代的关键方向。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凭借先发优势,积累了大量相关专利。例如,晶科能源凭借超过460项TOPCon专利,已开始向同行收取许可费,并与两家全球前十的组件厂商达成合作。天合光能在获得原LG电子的专利后,迅速对阿特斯提起诉讼,指控其TOPCon组件侵权,意图通过高额赔偿遏制对手的海外扩张步伐。

专利战的焦点集中在高利润率的海外市场。天合光能在美国市场的毛利率高达34.24%,远超国内市场的12.17%。为保护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天合光能频繁在欧美发起贸易调查、海关扣押等措施。同时,天合光能不仅在国内起诉阿特斯,还在美国特拉华州法院提起诉讼,并推动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调查,形成“双线作战”格局。晶澳科技则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起诉正泰新能,试图封锁其进入欧洲市场的道路。

专利诉讼正深刻影响行业格局。隆基绿能与韩华Q CELLS长达四年的PERC专利诉讼虽以和解告终,但此时PERC技术已不再是主流。相比之下,当前围绕TOPCon技术的专利布局更具战略价值。据集邦咨询预测,到2029年,TOPCon产能在行业中的占比将超过84%。拥有核心专利的企业可通过收取许可费或市场排他策略构建竞争优势,而缺乏技术储备的中小企业则可能因专利侵权面临产品禁售和巨额赔偿。

与此同时,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战让整个行业陷入“血腥红海”。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需求约为300GW,而产能却高达1417GW,供需严重失衡。为争夺市场份额,企业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光伏行业的销售毛利率从2020年的21.8%下降至2024年的15.3%,2024年预计有20家光伏企业亏损超过600亿元,其中隆基、TCL中环的亏损接近百亿元。

尽管行业整体承压,但领军企业仍在通过技术创新和海外扩张寻求出路。晶科能源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43.55%,境外收入占比超过50%;天合光能则依赖美国市场的高利润率来缓解国内市场的亏损压力。通威股份计划逆势收购润阳股份,通过垂直整合降低硅料成本。

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专利诉讼进一步提高了技术门槛。据PV-Tech统计,2024年全球前十大组件厂商中有七家卷入专利纠纷,无专利储备的企业面临“出海即遭诉”的风险。高昂的专利维权成本迫使一些中小企业如大恒能源等放弃诉讼,市场份额被隆基、天合等企业蚕食,行业集中度在专利战中不断提升。

面对专利诉讼的压力,部分企业开始布局下一代产品技术。天合光能正在研发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晶科能源则押注BC电池技术,试图绕过现有的专利壁垒。设备制造商奥特维推出超高速0BB串焊机,以适配多种技术路线,争取更多客户。

除了对抗,合作也成为一种选择。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曾提出,通过专利交叉授权来避免“两败俱伤”,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厂商达成许可协议。这种模式类似于通信行业的“专利联盟”,旨在减少诉讼消耗,加速技术扩散,但前提是领军企业愿意共享核心专利。

政策层面也在推动行业变革。2024年11月,工信部修订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首次将知识产权纳入考核,要求企业建立合规管理体系。资本市场中,拉普拉斯因专利诉讼导致IPO受阻的案例,警示企业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法律风险。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光伏行业或将逐步走向“技术寡头+专业代工”的分层格局。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