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模型技术持续升温的同时,机器人技术也成为了当下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自2025年央视春晚亮相以来,AI机器人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近期“90后”创业者王兴兴成为某高端会议的焦点,进一步增强了各界对机器人赛道的信心。
家电巨头海尔,早已敏锐地洞察到了技术变革的浪潮,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成功获得了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新时达的控制权。这一行动,海尔预计将投入超过25亿元的资金,其背后的价值几何,引人深思。
2月16日,海尔集团正式宣布与新时达的实际控制人达成协议,获得其持有的10%股份及19.24%的表决权。每股交易价格约为19.61元,海尔共购入6630.6万股,交易总额达到13亿元。交易完成后,海尔将成为新时达的实际控制人。海尔的这一系列操作,速度之快、目标之精准,令人印象深刻。
回溯整个事件的时间线,海尔的布局显得尤为紧凑:2月6日,海尔集团迅速成立了一家名为“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的新公司;仅三天后,新时达便发布公告,透露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转让事宜;随后,新时达在2月11日的公告中提及,相关各方正在积极推动本次重大事项的进展。最终,在2月16日,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与新时达的主要股东签署了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协议,正式拿下新时达的控制权。
那么,新时达为何急于转让股份呢?从财务数据来看,新时达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负值,累计亏损超过16亿元。面对持续的亏损,新时达急需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来助力其扭转局面。巧合的是,新时达的机器人业务、电梯业务和工控业务,与海尔正在加速布局的工业互联网生态集群和自动化、机器人赛道战略高度契合。事实上,早在2021年,新时达就已经向海尔提供了柔性机器人产线。
从初步合作到如今的控股,海尔与新时达的渊源可谓深厚。海尔卡奥斯还计划认购新时达向特定对象发行的约1.53亿股股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样算来,海尔对新时达的投资总额将达到25.2亿元。
海尔如此大手笔的投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扮演一个“救世主”的角色。机器人赛道的前景广阔,是海尔此次出手的重要原因之一。新时达作为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之一,拥有全自主可控的控制技术,其机器人业务涵盖了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和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尽管近年来业绩不佳,但新时达的技术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海尔集团本身在技术创新方面也颇具实力。在2024年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排行榜中,海尔智家以5582件公开专利申请数量蝉联榜首,创造了12连冠的行业奇迹。海尔不仅拥有过硬的技术实力,还拥有强大的财务实力和一套独特的柔性制造解决方案以及数字化营销矩阵。这些优势,正是新时达所缺乏的。
据搜狐财经报道,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尔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加速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海尔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与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产品和技术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立于2017年,类似工业互联网领域的Windows系统,融合了海尔近40年的制造经验,并以高度定制化的形式对外输出。如今,海尔拥有了新时达的核心资产,其柔性制造方案或将使新时达的机器人技术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商业化落地,并有望将这一能力拓展至3C、家电等行业。
海尔并购新时达的消息,也引发了市场的积极反应。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收盘,新时达的股价大涨近10%,总市值达到近110亿元。市场对新时达的信心显著增强,海尔的并购利好开始逐渐释放。
随着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的持续增长和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广阔前景,海尔携手新时达,无疑站在了新的风口之上。未来,海尔或将利用新时达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