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郑州机场,时间被精确到了每一分钟。对于飞行区清洁室机舱清洁团队的刘瑞利、张莹等六位女性员工而言,8分钟不仅是时间的概念,更是她们展现专业与速度的舞台。
2月21日清晨,雪花在郑州机场T2航站楼周围轻轻飘落。上午10时15分,西部航空PN6228航班历经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从泉州抵达郑州,稳稳停在了249机位。机身上醒目的“海丝泉州”字样,仿佛在诉说着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辉煌历史。
气温在零度上下徘徊,刘瑞利、张莹等六人,身着统一的单薄工装,列队站在249廊桥专用步梯下。张莹,作为此次客舱清扫的负责人,对讲机挂在左口袋上,她严肃地说:“我们必须等待最后一名旅客下机后才能开始清扫。机组已通知,这是快速过站航班。”
由于该航班的过站时间不到40分钟,机组要求必须迅速完成客舱清扫,以便飞机能准时飞往哈密。原本计划安排五名清洁人员,但为了满足时间要求,作为副主管的刘瑞利临时加入清扫小组,边走边提醒:“我们要在8分钟内完成清扫任务!”
自春运以来,郑州机场每天的进出港航班清洁量平均达到了260个,比春运前增加了40多班。负责机舱清洁的100多名员工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许多过站航班的客舱清扫时间从过去的10分钟以上缩短到了8分钟。
10时26分,在与机组人员沟通后,刘瑞利、张莹等六人迅速进入机舱。她们没有穿棉衣,因为机舱内通道狭窄,穿棉衣会影响清扫效率。六人分工明确,两人负责前后舱的厨房和卫生间清扫,其余四人则从机舱后部开始,一排两人,逐一对座椅下的地面、座椅储物袋、座椅靠背进行检查。
她们的动作迅速而熟练,就像一股小波浪,从后舱一直延伸到前舱。垃圾被迅速收集到三个大型蓝色垃圾袋中,每个垃圾袋长约100厘米,宽约80厘米。10时34分,六位清洁员全部离开机舱,在舱门和廊桥对接处,三个垃圾袋已经基本装满。
在清扫过程中,如果发现旅客遗失的物品,机舱清洁团队会联合机组等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归还给失主。刘瑞利自豪地表示,仅去年一年,机舱清洁班组就捡拾了188个证件、600多部手机以及大量现金。
从泉州飞来的航班在郑州机场停留了约40分钟后,100多名乘客再次踏上旅程,飞往哈密。郑州作为沿海城市及山东、山西、河北等周边省份入疆的重要客运中转地,其机场的繁忙程度可见一斑。
航空地面技术服务保障中心主任肖益翀介绍,飞行区清洁室机舱清洁团队以女性员工为主,她们长期坚守在机舱清扫的第一线,随时待命,闻风而动。她们几乎没有按时吃过一次热饭,进入机舱后更是争分夺秒,为下一个航班的旅客提供清洁的机舱环境。这个团队也因此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了“五一巾帼标兵岗”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