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AWE展会上,电视产品无疑是全场瞩目的焦点。这不仅因为电视能够呈现的内容比其他家电更加丰富多样,更在于其屏幕尺寸的显著增大,许多电视产品的屏幕尺寸已经轻松跨越100英寸大关,不再局限于传统电视的形态,更像是一面巨大的“智能显示墙”,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赏。
在显示技术领域,创新技术层出不穷,Mini LED、QD-OLED、RGB-Mini LED以及激光显示等技术竞相亮相。而在这一领域,索尼始终是绕不开的名字。自1968年推出特丽珑技术以来,索尼在显示技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液晶时代的动态背光系统更是其技术实力的体现。
然而,随着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显示产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索尼在探索新一代显示技术的道路上并未停歇,并于3月20日正式发布了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这一系统通过独立控制RGB三原色LED背光,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色域覆盖、亮度和色彩精准度。
据索尼电视总部首席工程师相马邦彦介绍,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源自索尼20年的背光技术积累。从2004年的全球首款RGB LED背光电视QUALIA 005,到后来的X4500、Z9D等采用不同背光技术的产品,再到Mini LED技术的引入和基准级监视器产品线的迭代,索尼始终在背光技术领域深耕细作。
在新发布的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中,RGB三原色LED背光可以独立驱动,从而实现99%的DCI-P3色域和超过90%的BT.2020色域空间覆盖。同时,系统提供了高达4000nits的峰值亮度,并引入了96bit背光控制技术。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索尼电视在色彩还原和亮度表现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马邦彦指出,虽然RGB LED背光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控制难度也相应提升。为此,索尼专门开发了全新的背光控制芯片,对每个RGB子像素进行独立亮度调节,确保明亮区域和暗部区域都能呈现出最佳的细节和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在时隔20年后再次回到了RGB LED背光技术的路径上。对于此前该技术未能实现规模化量产的原因,相马邦彦表示,成本是主要障碍。但经过多年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优化,RGB LED的成本已经降低到合适的区间,且随着大屏显示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一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显示技术的主流。
在AI技术的应用方面,索尼同样走在前列。索尼中国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表示,索尼早在2021年就在电视产品中引入了认知型AI技术的XR芯片,用于画面侦测和交叉分析。索尼不仅关注技术本身,更重视这些技术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听体验。
针对当前行业追求高峰值亮度的趋势,索尼中国家庭影音娱乐市场部高级经理赵圆圆指出,亮度只是电视画质表现的一个方面,综合的观感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过高的亮度不仅实用性低,还可能造成视觉疲劳。索尼更注重亮度、色彩精准度、对比度以及灰阶控制之间的综合平衡。
索尼此次发布的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进一步体现了其“从镜头到客厅”的产业链优势。索尼是行业中唯一一个拥有从前段制作到后端放映的终端电视品牌。通过设立统一的色彩科学标准,索尼打通了从电影拍摄、监视器监看、后期制作到家庭观看的完整链路。在开发新产品时,索尼不仅注重视觉层面的调优,还邀请索尼影业的专业混音师参与产品测试,以确保家庭用户获得接近影院级别的音画体验。
索尼还与中国国内的视频流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开发了针对腾讯极光、酷喵、奇异果等平台的专属画质校准模式,以进一步提升用户在流媒体平台的观看效果。面对国内电视市场的激烈竞争,索尼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产品战略,继续巩固其高端品牌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