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尼龙6新材料生产商海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阳科技”)已正式向上交所主板提交注册申请,但其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海阳科技主要从事尼龙6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体系涵盖了切片、丝线和帘子布等,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电子及薄膜等多个领域。招股书显示,尼龙6系列产品在其总收入中占比高达九成,尤其是尼龙6切片,其收入占比接近七成。
然而,尽管海阳科技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其盈利能力却逐年下滑。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的15.05%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7.83%,尼龙6切片的毛利率更是徘徊在5%左右。与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海阳科技的毛利率几乎只有其均值的一半。
在营收方面,海阳科技虽然持续增长,但净利润却并未随之提升。2022年和2023年,公司均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尽管2024年上半年业绩有所好转,但毛利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海阳科技在业绩波动的情况下,依然进行了分红。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合计达到4753.09万元。
海阳科技的产品结构单一,且高度依赖其第一大供应商恒申集团。恒申集团不仅是海阳科技的主要原材料己内酰胺的供应商,还持有其7.84%的股份,并作为其客户购买切片产品。这种多重身份的关系引发了监管层对关联交易公平性的质疑。
更令外界关注的是,海阳科技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也呈现下降趋势。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持续下降,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同时,研发人员数量也在逐年减少,从2021年的99人减少至2024年6月末的78人。在专利方面,海阳科技的自主研发发明专利数量也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海阳科技如何抢占市场、提高盈利能力、保证公司成长性和业绩可持续性,以及解决与恒申集团的关联交易问题,将是其上市之路上必须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