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领域,AI虚拟伴侣的话题正逐渐升温,尤其是在小红书平台上,关于AI伴侣的讨论笔记已超过56万篇。这些笔记中,不少用户热情分享自己与AI伴侣互动的点滴,甚至有人为各类AI陪伴APP打分评选,将“人机恋”的体验推向公众视野。
然而,与AI陪伴应用的火热相比,传统的陌生人交友平台却显得相对沉寂。以主打寻找“灵魂伴侣”的Soul为例,这款自2016年上线便凭借“灵魂测试”“匿名星球”等功能,在陌陌、探探主导的陌生人社交市场中开辟出一席之地的应用,如今也面临着用户流失的挑战。数据显示,尽管Soul的月活跃用户(MAU)在2022年达到了2940万,其中78.4%为Z世代用户,但部分老用户已悄然离开。
95后的小沈便是其中之一。作为Soul的深度用户,他曾在该平台上分享日常、倾诉心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内强调婚恋交友的氛围愈发浓厚,他渴望的交流氛围逐渐消失。于是,小沈渐渐放弃了Soul,甚至在换新手机时都没有再将其下载回来。像小沈这样因平台氛围变化而选择离开的用户并不在少数,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用“曾经”“劝退”等词汇形容Soul,一些老用户甚至注销了账号。
用户的反馈也直接影响了Soul的资本之路。2021年5月,Soul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但一个月后便宣布暂停IPO定价流程。2022年6月,Soul转战港股,同样历经波折,虽然在2023年3月更新了招股书,但此后便再无下文。从财务数据来看,Soul的亏损状况也不容乐观。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Soul分别亏损3.53亿元、5.79亿元、13.24亿元和5.09亿元,累计亏损达27.65亿元。Soul的运营商投资主体上海搜尔信息还将注册资本从3.75亿美元减少到了2.85亿美元。
面对新兴社交媒体和AI技术的冲击,Soul也在加速跟进潮流,推出了“虚拟伴侣”等新功能。然而,这些努力似乎并未能完全挽回用户的心。在Soul平台上,虽然个性化仪式感曾深受年轻人喜爱,但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和平台氛围的变化,荷尔蒙驱动的本质逐渐暴露出来。无论是“灵魂匹配”还是“语音匹配”,用户最终关注的仍然是外貌、声音等外在因素,而AI虚拟伴侣的出现,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来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
Soul的虚拟伴侣功能针对不同性别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情绪价值,如男性虚拟伴侣“屿你”“姐姐不要怂”和“孟知时”,以及女性虚拟伴侣“小野猫”“小桃兔兔”等。这些虚拟伴侣拥有各自的人设和“瞬间”,通过语音和文字与用户互动,甚至能让一些用户产生沉浸式的体验。然而,虚拟情感终究无法完全替代真实情感,当用户发现虚拟伴侣的AI感或人工痕迹时,沉浸感便会被打破。
Soul的变现模式也面临着挑战。尽管平台收入主要来自增值服务、广告服务和其他业务,但增值服务中的虚拟物品业务占比高达七成以上,会员服务占比约一到二成。虚拟伴侣的变现方式也主要依赖于用户赠送虚拟礼物和语音通话付费。然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同类应用的涌现,Soul的虚拟伴侣功能很难构成护城河。DeepSeek、豆包等综合性AI应用已成为许多用户的虚拟伴侣选择,而星野、猫箱等APP还支持定制对话形象、性格等,自由度更高。
Soul的困境实际上反映了整个陌生人社交领域的挑战。在短视频和AI技术的双重冲击下,用户的注意力和情感需求被即时满足,陌生人社交APP的传统模式面临颠覆。如何在这一变革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Soul等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