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宏信超市上市:区域零售如何以供应链深耕实现另类突围?

时间:2025-04-01 12:07:4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区域零售企业正探索着新的资本化路径,其中,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625.HK,简称“宏信超市”)的上市尤为引人注目。3月31日,这家被誉为“苏中超市第一股”的企业正式登陆港交所,募资约1.5亿港元。上市首日,宏信超市以3.44港元/股开盘,股价一度攀升至3.65港元/股,但随后有所回落,最终收盘价略低于发行价,港股市值达到5.36亿港元。

宏信超市的上市,不仅标志着其作为区域零售龙头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评估,更在行业内引发了对区域深耕与供应链构建重要性的广泛讨论。这家深耕扬州市场近二十年的企业,凭借其难以复制的区域供应链网络和数字化运营体系,成功在县域零售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尽管宏信超市在扬州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其在更大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招股书数据显示,宏信超市目前运营着52家超市和107家便利店,其中绝大部分都位于扬州地区。然而,正是这种高度集中的区域布局,使得宏信超市在扬州市场内具备了较强的掌控力和市场份额。

从财务数据来看,宏信超市近年来保持了稳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招股书显示,近三年宏信超市的年营收分别为14.32亿元、13.29亿元和14.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08万元、5106.5万元和5160.2万元。2024年前九个月,公司营收达到10.06亿元,净利润为2407.8万元。其中,净利率在已上市同行中排名靠前,仅次于红旗连锁。

值得注意的是,宏信超市的业务结构在近年来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本以零售业务为主的公司,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了批发业务。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前九个月,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从62%下降至41.6%,而批发业务收入占比则从36.7%上升至56.9%。这一变化反映出宏信超市正在从传统商超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除了批发业务外,宏信超市还积极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其中预制菜业务尤为亮眼。2024年前九个月,公司餐食供应及销售收入达到472.5万元,中央厨房日产能达2万份餐食。尽管预制菜业务在扬州地区市场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仅为1.21%,但宏信超市已明确表示将扩大预制菜供应链规模,计划通过土地收购建立新中央厨房和新配送中心。

然而,宏信超市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曾推行加盟超市与便利店计划,但报告期内加盟商销售收入持续萎缩,最终于2023年终止了该计划。尽管如此,宏信超市仍凭借其在B端市场的显著成绩,构建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为其上市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市后的宏信超市,不仅获得了稳固且可持续的融资平台,更在资本市场和公众视野中获得了高度关注。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得到了极大提升,从地域性市场走向了全国范围。同时,宏信超市的成功上市也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尤其是在消费复苏动能转换的当下,其“区域深耕+供应链深耕”的模式得到了验证,为行业提供了新的估值参照系。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