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体的旅游需求正逐步释放,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张丽娟,一位65岁的退休老人,在家附近的旅行社门前急切地询问着有关深度游和康养路线的信息,她的身影成为了这一新趋势的缩影。
不同于年轻人追求的“特种兵旅行”,银发族正以退休金为支撑,悄然重构着旅游市场。据统计,超过60%的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出游一次,部分高收入群体更是频繁出行。2024年,中老年旅游订单的增速远超行业整体水平,万元级的定制游产品在他们中间成为了热门选择。
旅游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从曾经挤满人的观光大巴,到如今6至8人的精品小团;从走马观花的打卡式旅游,到沉浸式的康养体验,老年游客的偏好越来越多元化。他们对服务的要求也更高,推动着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不断升级。
线上线下旅游企业纷纷瞄准了这一庞大的市场。线上平台推出更适合老年人的旅游路线,同时加强健康保障、无障碍出行和科技元素的应用;线下旅行社则通过开设门店、提供多样化团型选择,来满足老年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在健康保障方面,有的旅行社甚至配备了随车医生,开发无障碍旅游线路,确保坐轮椅的老人也能轻松出游。
张丽娟夫妇就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他们退休后,将大部分精力投入旅游,从最初的跟团游到后来的半自由行,再到深度游,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高端团,避免购物环节,享受更纯粹的旅游体验。张丽娟分享道:“我们会在一个地方深度游玩半个月到20天,自己做攻略,等玩好了再告诉旅行社回程日期。”
63岁的柳云飞和老伴则偏爱自驾游,他们曾自驾穿越大半个中国,从北京到西双版纳,再到三亚和西藏,他们的旅程充满了挑战和惊喜。而湖北的退休老人秋月,则更喜欢“避暑式旅行”,在四川光雾山、贵州遵义桐梓县和湖北神农架等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凉爽的夏天。
老年人为何如此热衷旅游?一方面,他们在青壮年时期因工作、家庭责任或经济压力,无法随心所欲地旅行,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和积蓄,希望通过旅游来弥补遗憾,满足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和信息的便捷获取,旅游已成为他们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
这一趋势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变革。多家OTA平台的数据显示,银发族的旅游订单量持续增长,成为旅游市场的顶流。为了吸引这一群体,线上线下旅游企业纷纷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专项服务,从产品设计到服务优化,再到技术改造,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
携程、同程旅行、途牛等平台纷纷布局银发经济,推出专属品牌和服务。携程老友会、同程康养研究院、途牛老玩童等品牌,通过亲情卡功能、24小时应急响应、与康复医院合作等措施,为老年游客提供更便捷、更安心的旅行体验。
银发族旅游市场的未来充满潜力。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推进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群体的旅游需求将持续增长。旅游企业需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从大众游向精准服务升级,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同时加强产业链整合,探索旅游+养老+医疗等跨界合作模式;利用科技赋能提升体验,满足老年游客在数字化操作、健康保障等方面的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老年游客也将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无论是深度游、康养游还是文化游,都将为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旅行乐趣。银发族旅游市场的繁荣,不仅将推动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将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