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市场波涛暗涌,行业格局正在悄然变化。过去一年,消费行业整体复苏缓慢,餐饮行业的价格战不仅影响了餐厅本身,还波及了上游的调味品产业。据统计,2024年调味品行业内多家企业下调了产品价格,这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然而,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状况却大相径庭。智研咨询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调味品零售规模达到1716.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传统调味品市场早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海天味业凭借其市场优势,继续领跑行业,而复合调味品市场则呈现出增长态势,对头部企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压力。
在千亿规模的调味品市场中,酱油、醋、蚝油等传统调味品占据最大份额。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和ST加加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上市企业。2024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269.01亿元,同比增长9.53%,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增长12.75%,虽然未达预期目标,但自2022年风波后,其净利润重回增长轨道。
相比之下,中炬高新虽然依然位居酱油市场第二,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其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7.37%。四川的千禾味业和湖南的ST加加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千禾味业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而ST加加则预计全年亏损。
传统调味品市场格局已趋于稳定,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马太效应愈发明显,海天味业在体量、营收、利润等方面均远超其他竞争对手。2024年,海天味业酱油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87%,而中炬高新和千禾味业则表现平平。尽管差距显著,但中炬高新和千禾味业在开拓经销商方面并未懈怠,两家企业均加大了对经销商的拓展力度。
与此同时,复合调味品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火锅调料、鸡精、中式复合调料等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符合年轻人便捷烹饪的需求。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快速增长,增速高于调味品整体行业。
然而,随着海天味业、千禾味业等品牌相继入局,复合调味品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颐海国际、天味食品和仲景食品等企业虽然实现了营收增长,但增速均有所下滑。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之间的“战火”不断升级,甚至出现了品牌间禁止经销商同时经营竞品的情况。
在市场消费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降价成为2024年调味品行业的关键词。多家企业纷纷下调产品价格,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千禾味业加大了打折促销力度,海天味业虽然销量增长,但酱油产品的吨价也出现了下降。复合调味品和味精市场同样受到了降价潮的影响,颐海国际和阜丰集团等企业的盈利水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调味品行业作为充分竞争的领域,近年来伴随着餐饮扩容、消费升级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等多重因素而逐步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