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联发科天玑9400+发布,端侧AI技术迎来新飞跃

时间:2025-04-14 18:09:46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随着2025年的到来,端侧AI技术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逐步超越了“边缘计算”的辅助角色,稳步迈向成为智能手机核心能力的新纪元。这一进程中,AI从模型开发到用户体验的实现路径,被重塑为用户、设备与芯片三者紧密互动的闭环,而这一切变革的起点,正是芯片层面的革新。

近期,联发科隆重推出了天玑9400+芯片,该芯片相较于其前代,在AI推理效率、图形处理以及系统资源调度等多个维度实现了显著提升。在同期举办的“天玑开发者大会MDDC 2025”上,联发科携手荣耀、小米、阿里云、微软及面壁智能等业界伙伴,共同启动了“智能体化体验领航计划”,旨在将AI的触角更深入地延伸至各类终端产品之中。

具体到天玑9400+的技术参数,该芯片采用了先进的台积电N3E制程工艺,集成了联发科创新的第二代全大核架构,核心配置包括一个主频高达3.73GHz的Cortex-X925超级大核、三个Cortex-X4大核以及四个Cortex-A720高效能核心,为强劲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图形处理方面,天玑9400+配备了12核Immortalis-G925 GPU,不仅支持第二代硬件级光线追踪技术,还结合Vulkan 1.3 API、VRS可变速率渲染以及倍帧引擎2.0,显著增强了移动游戏场景下的实时渲染能力,为玩家带来更为流畅细腻的视觉体验。

尤为天玑9400+在AI能力上的升级成为此次发布的亮点。该芯片搭载了第八代NPU 890 AI处理器,能够支持主流大语言模型在终端侧的本地运行。通过适配MoE(混合专家模型)、MTP(多Token预测)以及FP8精度推理等技术,天玑9400+能够高效运行参数规模达70亿的模型,据联发科测试数据显示,在典型智能体任务中,其AI推理速度较上一代提升了20%。

天玑9400+内置的ISP Imagiq 990也经过了全面优化,支持4K HDR视频拍摄、人像背景虚化以及AI视频稳像等功能。结合图像与AI模块,该平台能够在本地高效完成高分辨率图像的生成与视频增强处理,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多媒体创作体验。

为了助力开发者快速将AI模型部署至终端,联发科同步推出了Dimensity Development Studio工具链,该工具链包含Neuron Studio与Profiler两大模块。Neuron Studio专注于模型格式的转换、算子适配以及精度压缩,尤其针对Llama、Baichuan等主流的Transformer类模型,提供了端侧轻量化推理部署的能力。而Profiler模块则聚焦于游戏与AI应用场景,提供从功耗到帧率的全流程性能分析与调优工具,帮助开发者更加直观地进行模型调整与性能优化。

联发科表示,Dimensity Development Studio工具链将作为连接芯片算力与AI应用体验的桥梁,有效降低AI模型落地至终端设备的技术门槛。在发布会现场,联发科展示了AI语音助手、照片生成、语言翻译以及视频修复等智能体功能的本地运行效果,荣耀、小米等合作伙伴也确认将接入这些能力,并基于天玑平台推动在智能手机及AIoT设备中的应用试点。

会议期间,联发科还宣布将开放Agentic AI接口,支持厂商基于平台完成智能体语义感知、多轮交互以及跨应用调度逻辑的接入测试。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总经理李彦辑强调:“构建终端侧AI体验,并非简单的算力堆砌,而是需要芯片、系统以及模型三者的深度协同。我们将持续投入于工具、标准以及生态建设,推动AI真正成为设备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

天玑9400+的发布,不仅是芯片技术的一次迭代升级,更是终端行业对AI能力新共识的体现:AI已不再是附加功能,而是塑造用户体验的关键结构性能力。从算力基础、开发工具到生态协作,联发科正将“智能体运行于终端”的理念,从理论构想逐步转化为现实实践。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