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非法集资案追踪:3700笔交易流水如何绕过反洗钱监管?

时间:2025-04-17 10:56:18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一起涉及非法集资的案件引发了公众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的关注。某三方财富管理公司X财富因涉嫌非法集资被立案侦查,众多投资人质疑银行在相关交易中的风险提示缺失。

据投资人张女士反映,当初他们购买“理财产品”时,资金都是直接打入X财富提供的XX供应链公司、XX实业公司账户。张女士质疑,如果这些交易涉及非法金融活动,为何银行从未提醒过风险?

经过深入调查,记者发现,这些与私人账户有着巨额资金往来的对公账户,大多属于空壳公司。X财富通过操控这些空壳公司,频繁进行大额交易,且交易对手多为自然人账户,资金去向不明,风险特征显著。

X财富被立案侦查后,记者进一步追踪了数百名投资人与X财富控制公司之间的大额转账信息,发现这些交易金额巨大,且主要集中在X财富爆雷前的两年内。其中,投资人向X财富控制公司的转账金额超过14亿元,而X财富控制公司向投资人的转账金额也接近14亿元。

记者汇总的银行流水信息显示,X财富控制的与投资人进行资金往来的公司超过40家,用于转账的银行账户超过110个。其中,多个账户向个人累计转账金额超过千万元,甚至达到亿元级别。

面对如此巨额的异常资金进出,X财富是如何“逃脱”反洗钱监管的呢?反洗钱专家李振星表示,一方面,这类犯罪往往伪装成正常的公司业务,分析人员不易察觉;另一方面,一些中小银行对异常交易监测和分析的能力较弱,难以及时发现破绽。

根据《反洗钱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应对达到大额交易标准和存在可疑交易情形的交易进行报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尽管X财富控制的账户存在频繁大额交易等可疑行为,但银行是否及时、准确地报送了可疑交易报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记者发现,X财富控制的一些账户在短时间内频繁交易,很可能触发银行的交易频率监测阈值。例如,国裕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华瑞银行开设的账户,在统计期间内有多次一日10条以上、连续多日频繁交易的公转私记录。

针对投资人提供的线索,监管部门在对银行的调查中发现,上海华瑞银行存在未有效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形。而其他几家银行则未发现存在类似问题。

李振星指出,对于大额和判断为一般可疑的交易,银行会将报告提交给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但由于每天提交的大额交易和一般可疑报告数量庞大,只有一小部分判断为涉案线索进行了移送。而对于重点可疑报告,银行除了报送反洗钱中心外,还会视情况报送当地人民银行甚至当地公安,这时通常能得到监管反馈。

值得注意的是,X财富控制的开户公司大多为空壳公司,社保缴纳人数为0,实缴资本为0,公司注册地多为虚拟地址或无法找到相应公司。这些空壳公司的存在,无疑加大了银行对客户信息的掌握难度,也增加了反洗钱工作的复杂性。

在记者调查的110多个银行账户中,这些账户集中开设于12家银行的20余家支行,且存在大量异地开户的情形。这无疑加大了银行对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实控人等方面的监管难度。

针对银行对相关账户的反洗钱义务履职情况,记者联系了相关银行。光大银行上海分行表示,X财富控制的公司在开户时提供的身份证明文件均真实有效,且银行在执行开户审核阶段严格执行了相关规定。同时,银行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可疑交易进行筛查和分析,并在确定账户存在可疑交易后采取了相应的管控措施。

然而,光大银行在报送重点可疑报告时,已是X财富爆雷2个月之后。这引发了公众对银行在风险预警和报告时效性方面的质疑。

随着金融机构可疑报告报送效率的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中心每年接收的可疑报告数量巨大。面对海量可疑报告,仅靠监管对可疑线索给予反馈和推动调查显然远远不够。因此,银行自身也需要加强对可疑交易的审查和监控,提高风险意识和反洗钱工作能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