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光伏产业链价格提前“跳水”,430、531抢装潮后市场何去何从?

时间:2025-04-20 14:54:18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随着4月30日的临近,光伏产业链迎来了一波全面的降价浪潮。华夏能源网观察到,自4月17日起,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此前在抢装潮中价格坚挺的硅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

此次降价潮的源头可追溯到2月中旬,当时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管理新规和新能源全面入市交易的136号文,引发了终端市场的抢装热潮。这一热潮带动了光伏产业链的整体涨价,尤其是组件端,大厂分布式组件现货价格一度攀升至0.8元/W,BC组件报价更是高达0.85-0.9元/W。

然而,随着抢装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下游需求开始减弱,供需关系发生了逆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指出,4月中旬,“531”抢装对下游产品的需求刺激已基本结束。终端组件的需求达到了最高点,下游备货接近尾声,后续需求预计将陆续下降。

在这一背景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纷纷下调。硅片价格连续两周下跌,N型G12R硅片成交均价跌幅最大,达到了5.92%。组件环节也持续降价,双面双玻N型TOPCon组件的价格从4月9日的0.745元/W降至4月17日的0.735元/W。电池片环节同样未能幸免,TOPCon210R电池片成交均价降幅达到了12.1%。

最为无奈的是硅料环节,尽管在本轮抢装潮中价格一直未能上涨,但如今却受下游降价影响,除颗粒硅外全面降价。行业库存高达40万吨,多数硅片厂商暂缓多晶硅采购计划,导致4月多晶硅去库速度缓慢。

光伏产业链的全面降价,不仅反映了下游需求减弱的事实,也暴露了各环节厂商面临的库存压力。小型分销商因分布式组件价格下滑而不堪囤货压力,开始低价销售。电池片环节受高稼动率和需求退坡影响,库存逐步升高,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硅片环节在终端需求减弱和电池跌价的双重压力下,去库存意愿强烈,降价让利行为增多。

尽管短期内价格下行趋势稳固,但从中长期来看,光伏产业链价格或不会有太大下降空间。Infolink预测,电池片N型各尺寸价格将在四月底前再度下探,但硅片价格降幅空间不会太大。行业新一轮的自律已经悄然启动,多个光伏企业已参加自律会议,汇报库存和产能情况,并计划制定自律配额,以保障光伏产品价格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然而,光伏行业仍面临产能迟迟未能有效出清的难题。这一轮的涨价潮虽然能修复光伏企业一季度的业绩,但真正能赚到多少钱仍是个未知数。短期的涨价可能导致一些落后产能得以存活,从而加重了光伏行业的洗牌难度和延长了洗牌时间。若这场洗牌迟迟不结束,可能会让行业优质产能大损元气。

据统计,截至去年三季度,仅7家光伏龙头企业合计占有的上游应付账款和票据规模就高达4444亿元。行业的亏损已从亏“现金流”走向亏“老本”和“占款”。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加快行业落后产能出清,避免优质产能在“钝刀子割肉”中耗光最后一滴血,成为各方必须正视的难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