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厂实习生依依,居住在北京五环外,最近她发现,即便周边缺乏大型商超,生活却变得更加便捷。不再需要驱车20分钟前往超市,只需通过美团闪购,30分钟内便能收到从生鲜食品到日用品、常用药品,甚至是新iPhone在内的所有必需品。
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依依的购物习惯,更预示着一场正在重塑中国电商格局的消费革命。美团闪购,这一即时零售服务,正逐步从应急配送的辅助角色,成长为足以撼动传统快递电商地位的新势力。
4月15日,美团面向全国消费者正式推出了即时零售独立品牌“美团闪购”,服务品类已拓展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定位“30分钟万物到家”。数据显示,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一些平台的自营电商业务。
美团闪购的升级,表面上是业务线到独立品牌的转变,实质上是对传统电商消费模式的一次“去中心化”改造。从2018年上线至今,美团闪购已从最初的线下零售数字化搬运工,发展成为拥有专属供应链体系的即时零售平台。
2020年,美团闪购推出了闪电仓项目,这一举措大大拓宽了商品品类,从最初的鲜花、药品等应急配送商品,逐步扩展到数码家电、母婴玩具、食材、酒饮等标品,实现了向“万物到家”的演进。
闪电仓带来的结构性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它改造了传统电商供应链,将“大仓”拆解为无数“小仓”,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使商品物理性靠近消费者,为30分钟配送奠定了基础。其次,闪电仓根据周边消费者画像进行精准选品,满足区域需求差异。最后,这一模式突破了品牌商线下选址的局限,使品牌商能够直接触达更多消费者,弥补供给缺口。
目前,美团闪电仓数量已超过3万个,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10万个,覆盖全品类、全区域,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名创优品、屈臣氏等品牌已与美团合作,分别开设500家和覆盖10余个城市的闪电仓,这是美团闪购建立品质信任、提升供给端质量的重要一步。
美团闪购正向高客单价的数码、家电品类延伸,苹果、华为、美的、小米等品牌已入驻,空调、冰箱等大家电也陆续上架。消费者在美团闪购下单iPhone时,商品直接来自苹果官方授权店,这种“去中间化”的直销模式,正在重构商品流通路径。
“闪电仓+30分钟达配送网络”,使美团闪购具备了综合电商的属性,拥有了与快递电商竞争的能力。即时零售本就是“本地电商”,只是商品供给、配送时效与快递电商有所不同,但现在这种差别正在缩小。
Z世代消费者的崛起,为美团闪购提供了绝佳机遇。据埃森哲报告,63%的95后认为“即时满足”比价格更重要,82%愿意为30分钟达支付溢价。这种消费心理的变迁,成为改写电商竞争的关键。
传统电商建立在“延迟满足”的经济模型上,而即时零售则是以分钟为单位,满足消费者的“即刻满足”需求。当年轻消费者突然想喝网红气泡水,或深夜需要退烧药时,即时零售能够迅速响应,这是快递电商难以做到的。
即时零售不仅满足了供需错配的痛点,还迎合了消费价值的重构。悦己消费、情绪消费正逐渐成为新趋势,消费者愿意为即刻获得的愉悦感支付溢价。尤其是对客单价较高的数码品类,30分钟达创造的体验溢价更为明显。
对商家而言,即时零售意味着梦寐以求的效率提升。名创优品已在美团闪购上线超过800家闪电仓形态的“24H超级店”,服务消费者的即时需求。数据显示,名创优品重庆首家“24小时超级店”开业3个月后,月度业绩突破25万。屈臣氏开设的闪电仓覆盖超过10个一、二线城市,仓单产提升1.4倍。
美团闪购的3天账期相较于传统电商的15-60天账期,大大提升了现金流效率,降低了运营资金压力,吸引了更多商家入驻。这种良性循环推动了更多商家将美团闪购作为战略渠道,与传统电商平台形成博弈。
即时零售的增长速度远超传统电商。2023年,传统电商增速已放缓至6.31%,而即时零售仍保持50%左右的高增长。商务部研究院预测,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即时零售不仅是在分蛋糕,更在做大蛋糕,激活了因等待成本而被抑制的即时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