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储能第一股”派能科技:市值腰斩,业绩连续两年下滑何时止?

时间:2025-04-22 16:19:4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储能领域的风云变幻,让曾经的“储能第一股”派能科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近日,派能科技发布了其2024年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大幅下滑至20.05亿元,同比减少了39.2%,归母净利润更是锐减至4111万元,同比降幅高达92%。这是派能科技业绩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与2022年的60亿元营收相比,如今的业绩显得黯淡无光。

派能科技的困境,一方面源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储能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作为曾经受益于海外户用储能市场红利的企业,派能科技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如今却大不如前。从2023年开始,海外市场需求的疲软就让派能科技遭遇了挑战,而到了2024年,海外市场依旧没有起色,甚至在国内市场,派能科技也面临着低价竞争和其他厂商的激烈围剿。

派能科技的辉煌时刻,要追溯到2022年。那一年,派能科技业绩猛涨,市值一度突破了700亿元。然而,这种“躺赢”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派能科技,不仅业绩大幅下滑,还面临着转型遇阻、高层变动、股东套现离场等一系列问题。在如今的市场排名中,派能科技的影响力也已经大不如前,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榜单中,派能科技甚至未能进入前十名。

派能科技的诞生,正值储能赛道的风口之前。公司原名中兴派能,成立于2009年,背靠中兴系的投资控股平台中兴新。在创立之初,国内锂电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众多锂电厂商都将重心放在了动力电池领域。而派能科技则选择了另辟蹊径,依靠中兴在通信领域的地位,率先切入通信储能锂电市场,并迅速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领跑者。此后,派能科技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垂直整合产业链的模式。

然而,派能科技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公司在海外户用储能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风险也逐渐显现。随着国际市场的偶发性需求消退和同行的迅速介入,派能科技的业绩开始承压。从2023年开始,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就出现了大幅下滑。而在2024年,这种下滑趋势依旧没有改变。

派能科技的困境,不仅体现在业绩上,还体现在公司内部的动荡上。近年来,派能科技发生了多次高层领导变动。今年3月,公司副总裁、核心技术人员施璐和副总裁冯朝晖相继辞职。而在此之前,公司还新增认定了元老蔡雪峰为核心技术人员,并聘任其为公司副总裁。去年5月,公司董事长韦在胜被立案调查、留置的事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系列的高层变动,无疑给派能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面对业绩的下滑和内部的动荡,派能科技也在寻求转型之路。然而,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在国内锂电和储能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派能科技想要突围并不容易。虽然公司已经开始向东南亚、南非等更多全球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拓,并在国内市场推出工商业储能、大储产品以及钠离子电池等产品,但国内业务的营收并不乐观。在2024年,派能科技高达93%的海外营收占比,也说明了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拓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在锂电池产业内,“马太效应”已经日益明显。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厂商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而派能科技想要在国内市场实现突围,只能另辟蹊径。为此,派能科技开始布局钠电的开发与应用。然而,即使如此,派能科技在国内市场的内卷程度仍然极为激烈。头部厂商凭借规模优势进一步挤压了派能科技的生存空间。

如今的派能科技,已经不再是那个风光无限的“储能第一股”。面对近三年来经历的巨大落差,派能科技需要稳住基本盘,寻找新的增长曲线。然而,在如今的市场格局中,这并不容易。派能科技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拾辉煌,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在储能领域,风云变幻莫测。派能科技的遭遇,或许只是这个行业激烈竞争的一个缩影。对于派能科技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也很多。但无论如何,派能科技都需要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寻求转型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派能科技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其在储能领域的深厚底蕴和技术实力仍然不容忽视。未来,派能科技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逆袭,让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