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天科技近日陷入了一场年报披露的困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悉,该公司因尚未聘请年审会计师,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即2025年4月30日之前,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回溯至2024年5月20日,紫天科技在股东大会上决定聘请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作为2024年度的审计机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直到2025年4月14日,双方仍未签订业务约定书,且公司还拖欠了2023年度的审计费用,这直接导致了审计工作无法进行。面对这一尴尬局面,紫天科技表示将继续与审计机构沟通,以推进年报的编制和披露工作。
在此期间,紫天科技多次发布了关于无法在责令改正期限内完成整改暨股票停牌的进展公告,时间跨度从3月13日至4月22日。这一系列公告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更为严重的是,紫天科技及其高管团队还因涉嫌拒绝、阻碍执法而遭到了福建证监局的严厉处罚。2025年2月,公司及公司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宋庆、总经理李琳、财务总监LIXIANG(李想)及实际履行公司负责人相当职务人员姚小欣均被罚款,并面临证券市场禁入的处罚。这一处罚的背后,是紫天科技与监管机构之间长达近一年的对抗。
自2024年4月福建证监局启动现场检查以来,紫天科技便采取了多种手段躲避监管,包括使用“无人办公”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点、高管集体“失联”等。公司还被曝出虚增营业收入、未按规定及时披露涉及3亿元重大诉讼事项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除了上述监管问题外,紫天科技的财务状况也令人担忧。2023年,公司净利润出现大额亏损,但并未及时发布年报业绩预告。公司披露的各季度主要会计数据与前期披露的2023年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及三季度报告存在重大差异。深交所针对其2023年年报发出问询函时,紫天科技多次延期回复,连续延期次数多达11次,这也使其在2024年遭遇了密集的罚单。
尽管紫天科技的财务状况和监管问题频出,但在2024年上半年,仍有一些知名机构选择成为其新晋股东。包括具有外资背景的巴克莱银行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内资头部券商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和陆港通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然而,从当年三季报来看,这些新加入的机构中,除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有所增持外,其余四家机构均已退出紫天科技前十大股东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