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华林证券业绩大增背后:家族实控人质押频现,内控与人事挑战并存

时间:2025-04-23 10:00:2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华林证券近年来在金融市场的表现备受瞩目,这家具有鲜明个性的券商因控股股东立业集团的频繁股份质押行为而成为了市场的热议焦点。

华林证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成立的江门证券。进入21世纪,随着深圳富豪林立的接手,江门证券完成了增资扩股并更名为华林证券,最终在2019年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立业集团作为华林证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达64.46%,这种紧密的关联使得华林证券被外界视为国内“家族式券商”的代表。

然而,立业集团近年来频繁质押其持有的华林证券股份,这一举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统计,仅在2024年,立业集团就进行了多达13次的股权质押操作,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需求。进入2025年,质押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质押股份数量超过1.87亿股,占其持股总量的约5.34%,占华林证券总股本的约3.44%。

业内专家指出,立业集团的频繁质押行为不仅暴露了其资金状况的紧张,也给华林证券带来了潜在的经营风险。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可能触发强制平仓的风险,进而影响华林证券的股权结构和战略实施。频繁的股权质押还可能引发市场对华林证券财务健康状况的担忧,对公司的股价表现和投资者信心造成不利影响。

尽管面临来自股东层面的压力,华林证券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却颇为亮眼。公司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1%;净利润从上一年度的亏损状态跃升至3.53亿元,增幅高达1015%。这一显著成就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强劲表现,该业务板块收入接近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尤其是线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1%。

华林证券通过实施科技金融转型,建立了“金融+科技”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在财富管理领域,公司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吸引了大量新客户。同时,公司还加强了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关系,拓宽了业务渠道,增强了财富管理业务的整体竞争力。然而,这种快速增长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控股股东立业集团的频繁质押行为可能给公司的资金链带来压力。

除了业绩方面的亮点,华林证券近年来也因内控问题屡遭监管处罚。相关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公司及多位高管和业务负责人被监管“点名”。例如,因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存在多个问题,华林证券被西藏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的监管措施。因风控指标超标、业务数据报送不准确等问题,公司多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并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华林证券还经历了频繁的高层人事变动,自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已更换了七位首席执行官。这种高频率的CEO更替在证券行业内并不多见,每次领导层的变化都伴随着公司战略方向和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频繁的高管变动背后,反映了华林证券作为中小券商的转型焦虑。

面对内控问题和高层人事变动带来的挑战,华林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将继续坚定促进金融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在财富管理领域构建智能化体系,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然而,如何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解决潜在风险和问题,将是华林证券未来能否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