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农夫山泉:红绿博弈下的守城与突围

时间:2025-04-24 21:12:3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钟睒睒,这位曾在绍兴诸暨乡村过着简单农耕生活的农夫,或许从未预见到,自己的未来会与一个国民级瓶装水品牌紧密相连,成为其标志性的象征。然而,时光流转,建立在全民刚需之上的瓶装水行业,犹如一门“日不落生意”,让农夫山泉以稳健的步伐攀登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然而,进入2024年,农夫山泉这艘曾经被视为稳若磐石的巨轮,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年营收微增0.5%,净利润增幅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下半年,营收同比下降6.7%,净利润也下滑了3.8%。这一连串的数字,无疑给农夫山泉敲响了警钟。

在这其中,瓶装水业务——这个曾经支撑农夫山泉持续扩张的“定海神针”,如今却显得力不从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茶饮品业务的迅猛崛起。2024年,东方树叶所代表的茶饮品业务,营收首次超越了瓶装水业务,成为农夫山泉的新支柱。这一转变,虽然揭示了包装饮用水业务的困境,但茶饮品业务32.3%的同比增长,无疑为农夫山泉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东方树叶并不能因此高枕无忧。茶饮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统一、康师傅等传统品牌,到元气森林等新兴势力,再到果子熟了、茶小开等新锐品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新兴品牌们不惜采取各种策略,铺货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便利店店主赵志强透露,与传统快消品的铺货方式不同,像果子熟了这样的品牌,甚至采取了赊账签单的方式,迅速将产品摆上货架。而农夫山泉、怡宝等主流品牌,则依然坚守原则,不允许签单。在这种铺货狂潮的冲击下,虽然农夫山泉的茶饮品业务依然稳居市场前列,但增速已明显放缓。

面对市场的围剿,东方树叶迅速作出反应,推出了1.5L装的大瓶装,试图抓住“水替”需求。赵志强表示,1.5L装的茉莉花茶一上市便供不应求,迅速脱销。然而,从长远来看,东方树叶的产品线略显单一,大瓶装这一性价比策略也几乎已走到尽头。

为了应对市场的挑战,农夫山泉开始从更深层次进行布局。从去年12月起,农夫山泉在云南投资1亿元,捐建五座初制茶厂,旨在提升公司整体系统能力。与此同时,农夫山泉的全球化战略也悄然浮出水面,钟睒睒表示,公司将进军海外市场的茶饮领域。

然而,对于业绩承压的农夫山泉而言,茶饮品业务的亮眼表现并不能替代“卖水”这一品牌根基。拯救急剧下滑的包装水业务,避免其进一步滑坡,才是当务之急。为此,农夫山泉需要找准问题所在,才能拿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外界普遍认为,农夫山泉的增长放缓与去年的舆论风波有关。然而,这场风波的实际影响似乎并未如外界所想象的那么深远。农夫山泉的困境,更多源于自身因素。在快消行业这个基层流动性极高的环境下,农夫山泉的“狼性文化”在部分店主眼中显得有些“努力过头”。冷柜纯净度问题、业务员强行塞货等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夫山泉的品牌形象。

更为关键的是,农夫山泉在瓶装水业务上的策略调整,似乎陷入了“红与绿”的互博之中。红瓶水代表天然水,而绿瓶水作为纯净水,被农夫山泉寄予厚望。然而,激进的定价策略虽然初见成效,将怡宝、娃哈哈等竞争对手卷入低价泥潭,但也“自伤其手”。绿瓶水的推出并未带来预期中的市场增量,反而暴露出低利润、高库存等问题。

农夫山泉需要在红瓶水和绿瓶水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摆脱自我内卷的局面,唤醒略显疲惫的身躯。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好、更远。

与此同时,农夫山泉也需要重新审视其渠道管理策略。在强大的渠道管理执行力背后,是业务员与店主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在保持渠道活力的同时,避免过度“努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农夫山泉需要思考的问题。

农夫山泉还需要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水”的执着渐渐减退,农夫山泉需要调整其营销策略,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口感,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面对市场的挑战和自身的困境,农夫山泉需要拿出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只有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