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量贩零食好想来:规模扩张背后,盈利难题如何破解?

时间:2025-04-27 10:12:35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近年来,商业街的风云变幻莫测,曾经风靡一时的奶茶店逐渐让位于新兴的量贩零食店。这一趋势自2022年起尤为显著,量贩零食店以其平价、散装的特色迅速席卷三四线城市及县城乡村,成为当下最热门的商业业态之一。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国内量贩零食店行业的市场规模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飞跃式增长。2019年,该行业市场规模仅为211亿元,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462亿元。更令人瞩目的是,仅仅过了一年,2023年的市场规模便激增至809亿元。行业的迅猛扩张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激烈竞争,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通过并购整合多个品牌,迅速提升了市场占有率,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近期,这两家企业纷纷宣布旗下门店总数已突破15000家大关。

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万辰集团旗下的量贩零食品牌“好想来”表现尤为亮眼。近日,万辰集团公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好想来量贩零食业务实现营收317.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62.94%,占总营业收入的98.33%。在剔除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后,公司实现了8.58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00%。

然而,即便成为行业翘楚,好想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瓶颈。在狂飙突进的扩张背后,公司的赚钱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财报显示,万辰集团量贩零食业务的毛利率为10.86%,净利率仅为2.7%。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公司门店数量众多,但盈利能力依然有限。为了维持低价策略,公司大量采用“白牌”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利润空间有限,难以支撑公司的长期发展。

在走访广州某家好想来门店时,记者发现,如今的量贩零食店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以低价、低质产品为主的模式。相反,门店内陈列着大量知名品牌和中腰部品牌的零食,其中不乏一些高价特色零食。这些产品不仅附有食品安全溯源码,而且价格相比电商渠道更具优势。然而,尽管店内商品琳琅满目,但选择高价零食的消费者并不多。这一现象表明,消费者在购买零食时仍然更加注重性价比和口感。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好想来不断尝试新的营销策略和业态创新。公司联名奥特曼、乐事等品牌推出限定盲盒和定制歌曲,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同时,公司还推出了“零食+IP”的新生态模式,通过有效联名提升品牌影响力。然而,这些举措并未能完全解决公司面临的盈利难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仍然可以看到针对好想来产品的质量投诉。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好想来开始尝试布局折扣超市业态。2024年底,公司在合肥开业了首家“来优品省钱超市”,与此同时,鸣鸣很忙集团也推出了“赵一鸣省钱超市”。这些折扣超市不仅销售零食饮料,还增加了烘焙、生鲜、冻品等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这一新业态能否成为公司的盈利点,目前仍充满不确定性。

传统商超也在加速转型,瞄准了下沉市场。永辉超市开设了“正品折扣店”,盒马鲜生则推出了面向下沉市场的NB和奥莱两种业态。这些传统商超的加入使得量贩零食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如此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好想来和鸣鸣很忙等企业仍在不断尝试新的业态和营销策略,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今,量贩零食行业已经经历了价格战、跑马圈地、同业兼并等多个阶段,行业格局逐渐明确。然而,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复杂。企业不仅需要关注门店数量的扩张,还需要在供应链深度、产品创新力和业态迭代速度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