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京东美团外卖之争:是真心让利还是商业角力?

时间:2025-04-29 13:06:40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围绕外卖业务的盈利情况,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的一番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在多个场合表示,外卖平台(暗指美团)利润惊人,并誓言京东外卖业务将永远保持低利润率,不超过5%。然而,深入剖析美团与京东的外卖业务,以及双方背后的商业逻辑,我们发现这场“战争”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据公开财报数据显示,美团外卖业务的利润率实际上并不高。尽管美团整体净利润在2024年达到了358亿元,但其盈利核心并非外卖,而是到店业务和酒旅业务。这些业务的利润率长期超过40%,且没有配送成本。相比之下,外卖业务每笔订单配送还要亏损0.34元,整体盈利主要依靠佣金和在线营销收入。摩根大通估算,美团外卖业务的净利率大约在2.8%,远低于刘强东所设定的5%上限。

与此同时,京东在2024年的净利润达到了413亿元,其电商业务虽然增速已放缓至6.8%,但仍比外卖平台赚得多。刘强东以“改善骑手待遇”和“让利给商家”为旗号,高调进军外卖市场,但这背后却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商业动机。一方面,京东希望通过高频外卖业务巩固用户粘性,阻止美团进一步蚕食其核心3C电商品类;另一方面,京东也急需新故事来支撑其在资本市场的估值。

然而,刘强东所宣称的“0佣金+五险一金”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外卖市场份额的争夺、原有业务利润的保护以及社会责任的承担,构成了京东的“不可能三角”。摩根大通测算,京东每获取5%外卖市场份额需亏损80-90亿元,且需市占率超15%才可能盈亏平衡。而京东若将社保成本完全内部化,还需额外年支出超几十亿元。

关于“压榨”商家的争议,美团方面表示,外卖费率透明化改革后,餐饮商家支付给美团的技术服务费为订单额的6%-8%,配送费则基本给了骑手,消费者也承担少量配送费。虽然商家实际负担不轻,但考虑到美团外卖业务的低利润率,这并不能被称为“压榨”。美团骑手月均收入普遍高于制造业普工,在当前就业形势下,这样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商业竞争中,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美团综合净利润率的提升,并非靠“压榨”,而是得益于总收入增长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性优化。京东外卖业务要想在市场中立足,不仅需要直面美团7年积累的算法、运力与商户关系,还需要在补贴退坡后,依然能够保持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吸引力。

事实上,高频业务带动低频业务是商业中的常见策略。外卖作为美团的高频业务,虽然本身难以赚钱,但却为其他高毛利业务带来了流量和客户粘性。京东组织炮火轰击的正是美团的这一高频业务,这无疑是一场硬仗。即使京东最终赢得了市场份额,也只是拓展了一块本身难以赚钱的引流业务。

刘强东的“反暴利”言论虽然充满感染力,但在商业世界中,常识才是最终的裁判。美团2.8%的外卖净利润率和京东3.6%的整体净利率,都证明了这不是一场“善恶对决”,而是商业博弈的必然结果。

在这场博弈中,消费者、骑手、餐饮商家乃至投资者都需要保持理性,避免被片面的言论所误导。商业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远非简单的善恶之分所能概括。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