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近期在人事布局与产品策略上动作频频,一改往日的低调作风。据知情人士透露,OPPO中国区原掌门人刘波因投身高管进修项目而卸任,其职责将由OPPO高级副总裁段要辉接手,全面掌舵中国区运营。同时,此次人事调整还波及线下销售体系,汤杰将出任中国区线下销售负责人,直接向段要辉汇报工作。
此番人事更迭之际,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正悄然生变。小米凭借汽车业务的强劲势头,逐步稳固高端市场地位;华为在摆脱外部因素束缚后,重拾市场领跑者的姿态;苹果则在中国市场遭遇挫折后,推出定位“亲民”的iPhone 16e机型,意图冲击国内安卓阵营的高端市场。相比之下,OPPO的市场表现略显平淡,尽管近期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OPPO已告别此前的急剧下滑趋势,但仍未重返第一梯队。
在“国补”政策和AI概念的双重激励下,新一轮换机周期的市场需求并未如期爆发。面对华为、小米稳坐市场头两把交椅的现状,OPPO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以避免沦为市场边缘角色。
从最新发布的市场数据来看,OPPO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相对稳定,但仍面临严峻挑战。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分别为小米、华为、OPPO、vivo和苹果。尽管不同统计机构的出货量数据略有出入,但OPPO的市场份额均在15%至16%之间徘徊,同比增长率则呈现微增或微降态势。
在全球市场方面,OPPO同样面临出货量下滑的压力。Counterpoint Research和IDC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OPPO的全球出货量同比下滑,市场份额也有所缩水。面对这一局面,OPPO在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上开始寻求突破,如推出旗舰机型Find X8系列,试图承接苹果流失的客户。
OPPO在产品设计上逐渐向苹果靠拢,不仅在屏幕、边框等外观设计上借鉴苹果风格,还在系统互联方面推出相关应用和功能,实现与苹果设备的互通,力图挤进苹果生态,成为其平替选项。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甚至公开表示,希望转化苹果用户,为他们提供另一种选择。然而,尽管OPPO在平替苹果方面表现出色,但仍未能显著提升其市场地位。
OPPO内部的品牌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表现。OPPO的品牌体系包括主打高端的Find系列、中端品牌Reno以及中低端A系列。然而,近年来Reno系列的品牌定位逐渐模糊,与OPPO的现金牛R系列产品形成鲜明对比。R系列曾助力OPPO在2016年成为中国第一手机厂商,但随着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升,R系列的刻板印象限制了其向上突破的空间。
为了推动高端化进程,OPPO开始实施“窄渠道”策略,加强对渠道的管控力度。然而,这一策略并未完全解决渠道价格混乱的问题。即便在高端市场发力后,OPPO的渠道力仍显不足。一些被清理的小型渠道商不再为其服务,同时市场需求不足也导致一些国内渠道商缩减门店规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有限的调整空间,OPPO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随着中国区换帅和线下销售板块的调整,OPPO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