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社交AI从狂欢到降温,未来能否破局重生?

时间:2025-05-08 09:54:1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2023至2024年间,社交AI领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了人类情感交流的基本模式。星野、筑梦岛等热门应用程序的月活跃用户数迅速攀升至百万级别,并且次日留存率名列前茅。这些应用并非仅仅作为工具型AI存在,而是成为了用户寄托情感与依赖的对象。

借助大型模型技术,数以百万计的AI伴侣为孤独的都市人提供了个性化的情感陪伴。用户只需轻点屏幕,即可从霸道总裁到治愈系少年,从赛博朋克杀手到古风仙尊等多种角色中选择自己的AI伴侣。这些智能体会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自我调整,为用户带来仿佛置身梦境般的体验。

然而,在繁华背后却隐藏着危机。DataEye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到了2025年,中国社交AI应用的下载量出现了显著下滑,投放预算也大幅削减。当技术能够精准模拟爱意却无法兑现承诺时,当所谓的“永不冷场的温柔”背后仅仅是代码设定时,这场关于人机情感的集体实验,不禁让人质疑其真正的意义所在。

社交AI领域曾凭借“情感经济”和“AI技术红利”的东风,涌现出一批备受瞩目的新星应用。星野、猫箱、筑梦岛等产品一经上线便迅速走红,它们依托大型模型技术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情感陪伴。同时,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布局,推出了自己的社交AI应用。

在2024年11月的AI产品榜上,社交AI应用占据了显著位置。星野和猫箱分别位列榜单第七和第八名,月活跃用户数分别达到了525万和458万。其中,猫箱的月活跃用户数增速更是高达22.51%。从次日留存率来看,猫箱和星野也表现出色,让用户欲罢不能。相较于利益驱动的打卡类应用,用户更愿意沉浸在“你需要时我一直在”的温柔氛围中。

不仅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一些社交AI应用还成功出海,在海外市场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2024年8月的AI出海榜单中,排名前48位的AI应用中,有11款是AI情感陪伴类应用。其中,MiniMax旗下的Talkie表现尤为突出,单月下载量达到了235万,环比增长31.63%。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25年,社交AI行业的形势急转直下。星野、猫箱的日下载量从两万以上暴跌至七千,筑梦岛也从三千跌至一千。大厂对这些应用的耐心和期望也在逐渐降低,头部产品的素材投放量大幅削减,获客成本飙升,投资回报率开始恶化。

社交AI的兴起并非偶然,它切中了年轻人的情感需求。高强度工作下的孤独感、亲密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代际沟通的断裂,让年轻人将AI视为避风港。AI不会评判、不会背叛,成为了“安全型依恋”的完美载体。用户可以在AI面前袒露心声,而无需面对现实社交的复杂压力。

同时,网络亚文化的盛行也让AI满足了二次元、乙女游戏玩家们对“定制化的灵魂伴侣”的幻想。在只有两个人的对话框内,AI被用户绝对地占有,达成了心理上的情感私有化。用户可以通过共创故事线获得即时情感反馈,这种“心流体验”成为了对抗现实焦虑的良药。

然而,尽管需求真实,但同时也是脆弱的。当用户发现AI的回应开始重复、角色设定流于表面时,幻想破灭的速度远快于技术迭代的速度。社交AI的降温并非偶然,而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的必然冲突。

早期用户因猎奇涌入,但长期留存的支点始终是情感深度。然而,当前大型模型的核心能力仍停留在“模式识别”而非“情感共情”阶段。AI可以模仿温柔的语气,却无法理解用户深夜倾诉的真正意图,也无法给予身体互动和温度感知。更致命的是内容同质化问题,高度相似的界面和角色设定让用户新鲜感迅速消退。

社交AI的使用也并非没有门槛。用户需要主动构建对话场景、补充AI未明确的信息,这对“懒人用户”来说极不友好。同时,AI对亚文化梗、小众圈层黑话的理解滞后,导致沟通不畅。文字也无法传递语气、微表情等复杂信号,使深层情感交流变得困难。

最终,AI与真人的关系形成了情感替代的“不可能三角”。AI可以秒回消息,但无法理解沉默背后的意义;真人可能回应缓慢,但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当AI越来越像人,却始终无法跨越“真实情感”的鸿沟时,用户会产生更强烈的失落感。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