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白电折叠时代:巨头筑护城河,二三线品牌生死破局何去何从?

时间:2025-05-10 09:59:45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在深入剖析2024年度白色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时,不难发现,整个行业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折叠纪元”。美的集团(000333.SZ)、海尔智家(600690.SH)以及海信家电(000921.SZ)这三家千亿级巨头,凭借其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布局和高端化战略,几乎垄断了整个行业的95%利润。相比之下,中小品牌则深陷成本压力和技术差距的双重困境,艰难维系生存。

在政策红利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尽管看似充满机遇,但智能化和场景化生态的竞争门槛却令缺乏技术积累的中小企业面临生死抉择。在这场“智造”与“制造”的较量中,最终只有少数玩家能够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幸存。

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组成的“白电三巨头”在行业整体均价下滑的焦虑中,却实现了“逆周期增长”。美的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其营收达到了4071.49亿元,净利润高达385.37亿元,B端业务更是突破了千亿大关。海外业务贡献了超过40%的收入,美的的全球化布局已覆盖150多个国家。海尔智家则以2859.81亿元的营收和187.41亿元的净利润,展示了卡萨帝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绝对统治力。卡萨帝冰箱、空调、洗衣机在中国15000元以上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了49%、34%和88%。

海信家电虽然也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隐忧。2024年,海信家电的营收为927.46亿元,净利润为33.48亿元。然而,其经营现金流却大幅下滑51.64%,资产负债率也有所上升。同时,面对TCL、创维等传统电视企业和小米、华为等新兴互联网品牌的激烈竞争,海信家电的技术壁垒显得愈发薄弱。

与此同时,长虹美菱(000521.SZ)虽然实现了203%的净利润增速,但286.01亿元的营收规模和11.2%的毛利率却暴露了其“微型巨人”的尴尬处境。每卖100元家电仅能赚取11余元的微薄利润,使得长虹美菱在原材料涨价潮中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在二线品牌中,惠而浦和澳柯玛的生存策略截然不同。惠而浦选择了“断臂求生”,通过大幅削减销售费用和裁员来降低成本,虽然实现了净利润的激增,但代价却是营收的下滑和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衰退。澳柯玛则陷入了“慢性失血”的困境,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研发投入不足,面对智能化和跨界竞争的冲击,澳柯玛的传统冷柜业务正面临严峻挑战。

白色家电行业的“折叠时代”已经到来,巨头们凭借智能制造和全球化布局构建起强大的护城河,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在这个时代,没有技术纵深、效率优势和战略定力的企业,终将被淘汰出局。

更多热门内容